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积极调整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2014-12-08 中国新闻网
71
核心提示: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不断上升的全球温度,逐渐改变的降水模式,极端的天气活动等环境气候问题,不断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也影响着

日益严峻的大气污染,不断上升的全球温度,逐渐改变的降水模式,极端的天气活动等环境气候问题,不断影响着人类的生活,也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同时,也激化了全球动荡、饥饿、贫困和冲突等挑战。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寻求替代化石能源,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体系势在必行。

各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

12月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各国希望由严峻的科学警告所激起的政治动力,能再度推动各国达成历史性协议,降低威胁未来世代的碳排放量。本次会议将持续到12月12日结束,共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官员、专家学者和非政府组织代表参加。

此次气候协商的两大议题分别是:一,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缓气候变化;二,为正在或即将到来的气候变化做准备,提高气候变化适应性。减缓气候变化是指改变全球能源生产方式,逐渐放弃使用化石燃料,适应气候变化则是指提高农业和基础设施(城市、港口、电站和公路等)对极端气候天气和海平面上升等威胁的适应能力。此次会议最具有实质意义的,莫过于占全球排放量一半以上的世界三大主要经济体美国、中国和欧盟都在大会开幕前做出了姿态。

在此次大会开幕前,中方已经明确表达了立场:中国政府希望利马会议积极落实在此之前达成的关于2020年前各方加强行动的共识,发达国家要大幅度提高2020年前的减排力度,兑现在资金、技术转让、能力建设方面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支持的承诺。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介绍,在这个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有着不同的诉求和立场,能否务实合作是此次气候变化大会的关键。

11月12日,《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发布。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计划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国计划于2025年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6%~28%的全经济范围减排目标。

对于中美两国的合作,欧盟也表示欢迎。利马会议欧盟代表团团长埃利娜•巴德玛在12月1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中国和美国今年11月发表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可谓一针“催化剂”,对其他国家进一步宣布减排计划有示范效应,并对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新协议有积极促进作用。

世界银行将加大清洁能源的投资

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11月发布了题为《降低热度:直面气候新常态》的最新科研报告。直言:随着地球进一步地变暖,数百年一遇的罕见热浪和其它极端天气将会成为“气候新常态”,进而形成一个风险加剧且不稳定的世界。全球变暖将会对世界发展带来严重后果,农作物减产、水资源变化、海平面上升,亿万人民的生计面临风险。该报告预测,如果气候变暖势头不减,可能会触发大规模的不可逆转的变化。在俄罗斯北部,森林枯梢和冻土融化将封存的碳和甲烷释放到大气中,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的影响,形成一种自我放大的反馈循环。

不可否认的是,一直以来,世行由于其对化石燃料项目的大量投资而在加剧气候变化方面难辞其咎。有批评人士指出,世行尚未承诺减少为石油等化石燃料开发提供资金。对此,世行表示,未来将更加注重清洁能源的投资。考虑到气温上升对于打击贫困努力的影响,世行将只在“极度需要”建设煤炭能源项目的时候才为类似项目提供资金。

世行警告称,若世界各国再不携手合作,采取更严厉的行动减少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将气温上升控制在2度的范围内。到本世纪末,将难以避免粮食减产及渔业资源枯竭。

能源科技创新战略意义凸显

国务院办公厅在11月19日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计划》),明确了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科技创新为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任务,特别指出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从具体内容来看,国务院《计划》中,强调了重点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特别指出要树立科技决定能源未来、科技创造未来能源的理念,坚持追赶与跨越并重,加强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依托重大工程推进科技自主创新,建设能源科技强国,能源科技总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对于此次重点提及的能源科技创新,市场有关专业人士认为,应解读为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新材料、新技术创新,意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例如,国家己连续在四个国家五年计划中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列为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开展了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目前,国内生物质能领军企业阳光凯迪集团的非粮生物质燃油技术已经超越了发达国家七到八年的技术水平,在国内能源科技创新领域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

生物质能或引领能源革命

随着国家对能源消费结构改变和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发展可再生能源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面对当前环境气候的变化和传统化石能源的减少,发展生物质能源的呼声日益高涨。

近些年来我国正在积极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在《国家能源战略规划(2014-2020》中将推进能源转型作为了重中之重,为风能、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制定了新的发展目标,新能源的发展将迎来黄金发展期。生物质能作为全球利用排名第四位的能源,,被相关人士认为是最有可能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同时,生物质能是唯一可以作为化学品或石油替代品的能源。

在美国生物质能已经成为最大的可再生生物能源,约占美国全国能源供给量的3%。在各种利用方式中,生物质直燃发电发展迅速,85%的木材加工废弃物和林业废弃物用于生物质直燃发电。截至2012年年底,美国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约占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75%,预计到2030年将有6.8亿吨(干物质)生物质原料可用于制备生物质能源,装机容量将达到40000MW。我国在生物质能利用方面起步较欧美晚,但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基本掌握了农林生物质发电、城市垃圾发电等生物质发电技术。近年来,无论在政策上还是在时间上,生物质能利用都得到大力推进。

同时,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具备大规模利用生物质能的条件,最新的政策动向显示生物质能在“十三五”中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主体地位确立,2020年生物质能在可再生能源中占比将达到30%,超过光伏和风电的总和,可以预期继光伏、风电之后,生物质能将迎来一个快速发展机遇期!

位于武汉的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是我国生物质能发展道路上的领军企业,是上市公司凯迪电力的控股股东,凯迪电力目前最主要的核心业务是生物质发电业务,是国内生物质能发电龙头企业。阳光凯迪集团旗下拥有国家科技部依托建设的生物质热化学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不断在生物质能发电、生物质油、生物质气化等领域默默耕耘,在生物质能综合利用上不断创新,打破发展瓶颈。依托集团在生物质能领域的研究成果,凯迪电力在2009年开始正式涉足生物质发电领域,历经发展,凯迪电力已经构建出从生物质发电设备研发、生物质燃料收购到生物质发电的整套发展模式。相较其他拥有生物质发电业务上市公司,凯迪电力在生物质能发电领域已经实现规模经济。

值得关注的是,11月25日晚间,凯迪电力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控股股东及关联方及无关联第三方合计15名交易方持有的生物质发电资产、风电、水电及林地资产,交易涉及包括87家生物质电厂和58家林业公司在内的154家公司,无论从并购规模还是并购金额来看,都是本年度目前新能源领域最大的并购事件,涉及资产规模占年内布局新能源领域总金额的43%。资产注入后将成为国内生物质能发电企业中的绝对龙头企业。

中国能源革命时不我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27日在“《财经》年会2015:预测与战略”上指出,要力争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将2030年的能源消费量控制在60亿吨标煤以内,2030年到2050年这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成为新增能源供应的主要来源。同时,通过体制革命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推动能源革命的实现。

在此次《财经》年会上,凯迪电力作为生物质能企业的代表,阳光凯迪新能源集团董事长陈义龙指出:发展新能源必须着力于核心技术开发和商业模式创新,把低碳经济、生态经济、循环经济和县域经济的新模型,嵌入到现有经济里,这才是中国应该选择的一条道路。生物质能可以转化为热能、电能、燃气、燃油,这些转化的能源可以替代化石能源,应用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陈义龙还表示,生物质能与风能、太阳能最大的不同在于促进社会公平方面,生物质能产业可以变废为宝,使农民直接获得收益,促进社会公平。

如今,随着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持续增大,对于化石能源大量开发和利用导致能源资源的紧张、环境污染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日益突出,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一波能源革命,正在全球能源革命的号召下,渐渐占据能源变革中的主导地位,而发展清洁能源所带来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也将对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