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光伏电站“大跃进”,产能过剩新隐患?

   2013-10-18 中国电子报
54
核心提示:7月份以来,随着国务院《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多项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光伏业新一轮投资大潮

7月份以来,随着国务院《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等多项利好政策的相继出台,光伏业新一轮投资大潮正汹涌而来。总投资近300亿元的无电人口区光伏独立供电项目由华能、大唐、国电、华电等承担,宁夏2500兆瓦沙漠生态光伏电站的建设由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投资200亿元包揽,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体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花落中航工业集团。无一例外,以上光伏电站项目实施的主体全部是央企。

“中国光伏市场新一轮大规模投资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王斯成表示,“但这一轮唱主角的不再是民企,而是央企。”

民企伤元气观望补贴政策

一方面伤了元气又贷不到款,另一方面业界最为关心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仍未落实,民企仍在观望之中。

2009年之前,光伏产业曾是民营制造业活力最充沛的领域,国内外市场份额基本被几大民营巨头所把持,央企尚未在光伏领域站稳脚跟。君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张为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2009年到2010年全球光伏业开始出现衰退,之后相当数量的光伏企业信贷断流、债台高筑,再加上近两年欧美轮番“双反”的冲击,我国光伏企业在全球市场的份额急剧萎缩。

英利、尚德、赛维、天合光能、阿特斯等都曾业绩不菲,但是这些曾主导着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民营巨头在经历“过山车”式的市场低谷后,纷纷伤了元气。就连英利集团董事长苗连生也于日前表示,目前国内光伏产业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就是资金问题。

光伏电站资产收益稳定,但是长期持有对资金链的压力很大,而目前光伏民企的资金链普遍紧张。欧美“双反”、产能过剩、企业亏损均成为光伏产业在金融市场重获投资信心的障碍所在,商业银行对光伏企业普遍采取金融收紧的政策,甚至出现了恐慌性抽贷的现象。“众所周知,从前一段时间开始,银行就已经把光伏企业放进了黑名单,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的发展。”优太新能源副总经理刘鹏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尽管这种做法也情有可原,但毕竟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资本的支持,尤其是价格有相对竞争力的金融资本比如银行贷款的支持。”

虽然《意见》提出完善金融支持政策,金融机构要实施“有保有压”的信贷政策,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发展潜力大的企业做优做强,但是相关细则仍有待落实,光伏企业的资金问题暂时还难以解决。“目前我们还没有看到银行有对光伏行业松口的迹象,希望国家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可以给银行业增加信心。”刘鹏表示。

一方面伤了元气又贷不到款,另一方面业界最为关心的光伏发电补贴政策仍未落实。据本报可靠渠道最新消息,在今年3月份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相关部门拟上调光伏上网电价和补贴。其中,对大型光伏发电站实行4类地区标杆上网电价,最低档从之前的0.75元/千瓦时调整到0.9元/千瓦时,最高档也从1元/千瓦时上调为1.1元/千瓦时;对于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补贴则从0.35元/千瓦时上调为0.42元度,与第一批分布式光伏发电示范区的补贴额度一致。

相关人士透露,《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即光伏发电补贴方案将在年内出台。“民企考虑得是能不能挣到钱,现在上网电价和补贴标准还未最终明确,因此民企还在观望中。”张为表示。

央企大手笔急于跑马圈地

各央企继本月初于一周内分食逾500亿元的电站项目之后,又成立了“光伏绿色生态合作组织”,打造光伏电站国字号军团。

与囊中羞涩保持观望的民企不同,各央企继本月初于一周内分食逾500亿元的光伏电站项目之后,日前由国电科技环保集团和招商新能源集团牵头,联合国电南瑞、保利新能源等国字头企业的“光伏绿色生态合作组织”在京成立。据介绍,该组织将通过整合这几家公司在光伏产业链上下游的资源优势,打造光伏电站从设备供应、融资、设计建设、并网服务到运营维护一体化的国字号军团,在未来5年内开发建成总装机容量为5GW的光伏电站。

“这正是国字头企业开始组团进军光伏业的加码之举。”张为告诉记者,“现在有很多民营光伏企业不是不想参与建电站,而是看到了机会却没有钱,银行目前丝毫没有放松对光伏企业的贷款,所以民企只能看着央企大举扩张。”

而央企的情况则完全不同。目前主攻集中式电站的航天机电总经理徐杰坦陈:“现在电站融资非常难,我们央企确实有一定的优势。目前所有的光伏电站项目都需要一年期的连带责任担保,这不是一般的企业能做到的。我们央企能一下拿到100亿元的授信,但民营企业就很难了。”

7月底,国家能源局将总投资近300亿元的无电人口区光伏独立供电系统建设项目全部交给了华能、大唐、国电、华电等央企,民企无缘分得一杯羹。对此,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称:“项目大多处于西部偏远地区,工程投资大、施工难度大、经济效益差,而这些电力企业社会责任感强,建设热情高。”

“我们不否认以上企业的卓越实力,更不怀疑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张为表示,“但随之而来的光伏电站投资大潮中却有需要我们警醒的地方。”他强调,不难看出,现在很多央企都是在抛开成本接项目,亏损不要紧,先把地“圈”起来再说。

知名财经评论员周俊生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一轮骤然而起的光伏“大跃进”,不过是复制了以往政府出钱、企业抢项目扩大投资、最后留下产能严重过剩的一张让我们看惯了的“路线图”。周俊生表示,市场能否接受是摆在我们面前最关键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大手笔扔下去的投资才能产出效益。

“照这个发展架势,央企如此大力度地在光伏下游应用领域扩张,相信也很快会向上进军组件领域。”张为认为。

相关链接

2013年7月30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工作会议,提出华能、大唐、国电、华电等将承担光伏独立供电工程任务。据悉,相关光伏独立供电项目合计583个,总投资294亿元。

2013年8月5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以200亿元包揽了宁夏全区2500兆瓦沙漠生态光伏电站的建设。

2013年8月6日,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体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花落中航工业集团。未来3年内,该集团将在20个城市陆续投资38亿元,建设400兆瓦分布式发电系统。

2013年8月9日,招商新能源集团通过旗下金保利新能源收购中利腾晖位于青海、新疆、甘肃、江苏等地共计约300兆瓦地面光伏电站项目的全部股权。

2013年8月22日,招商新能源、国电光伏等发起成立“光伏绿色生态合作组织”。该组织计划在未来5年内开发建成总装机容量为5GW的光伏电站。其中,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将分别建成容量为400MW、600MW和1GW的光伏电站。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