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中石化:傅式改革半程

   2014-10-21 《财经》杂志
56
核心提示:中石化集团的油服工程和装备制造两大业务进行了专业化重组,目标是把上下游一体化的蛋糕型经营模式,转向国际石油行业通行的千层

中石化集团的油服工程和装备制造两大业务进行了专业化重组,目标是把上下游一体化的“蛋糕型”经营模式,转向国际石油行业通行的“千层饼型”专业模式

16台红色压裂车排成两列,开足3.6万马力的功率,轰鸣着对地下致密的页岩层进行水力压裂。这些重卡要将压裂液压入深达数千米的页岩层,使其形成网缝,以便采气。旁边同样高大的混砂车,正将混合后的砂液输送给压裂车,这些砂液可以防止压裂开的岩石再闭合。

这是中石化涪陵页岩气田压裂现场的情景。今年3月24日,中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宣布,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突破,将在2017年建成国内首个百亿立方米的页岩气田。

轰轰烈烈的页岩气开发大潮,推动了中国石油工程服务以及装备制造企业的快速发展。涪陵页岩气田压裂现场的压裂车、混砂车等装备,全由中石化石油装备制造的旗舰——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生产。同时,负责实施压裂的江汉石油工程公司,也隶属于2012年底新组建的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上述两家公司近期都发生了重大重组。2014年9月12日,中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与中国石化签署《关于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产权划转协议》,前者将所持江钻股份的67.5%股权全部无偿划转给后者。

同时,江钻股份与中国石化签署了《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购买资产的协议》。根据协议,中国石化同意江钻股份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购买中国石化所持有的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100%股权。

同一天,中国石化与*ST仪化签署《资产出售协议》和《股份回购协议》。根据协议,中国石化同意受让标的资产,并同意由*ST仪化回购并注销标的股份。同时,*ST仪化与中石化集团签署《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协议》,*ST仪化向中石化集团发行股份,购买石油工程公司100%股权。

由此,中石化集团完成了对旗下石油工程服务公司和石油装备制造公司的专业化重组,重构了整个集团的上游业务板块。

作为老牌石油央企,中石化集团本身是上下游一体化的综合性油气公司,即:一滴石油从在地层中被发现,一直到被加工成产品油,从油枪加到消费者的汽车中,其中每一个环节,都由一家公司完成。

在上游,中石化集团的每个油田也都是一个将勘探、开采、服务、装备制造业务捆绑在一起的小而全的综合性公司。

这种经营模式是中石化掌门人傅成玉极力想改变的。接掌中石化后,他延续了在中海油的改革思路,即:专业重组、拆分上市。这套基于市场和国际石油公司发展经验的理念,在很大程度上对中石化集团原有的文化、观念与经营模式形成了冲击。

在中石化集团2013年度工作会议上,傅成玉强调了2014年的四大重点工作,其中之一是: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推进专业化发展,推进国内上游板块“油公司”体制机制建设。

所谓“油公司”,即专门从事油气勘探开发及销售的专业化公司。因此,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和装备制造公司的专业重组及借壳上市,已基本实现了傅成玉的阶段性目标,完成了对上游板块的“油公司化”重构。

在中石化集团层面,综合性的业务构架仍大半保留。从中国整个石油行业乃至能源政策决策层看,抑制竞争和创新的上下游一体化模式与观念也仍占主流。因此,中石化集团向“油公司”的转型,注定前路多艰。

逼出来的专业化

中石化集团剥离辅业的思路,实际早在陈同海时期就已有端倪。彼时,中石化下属的河南南阳石油机械厂由于产品结构单一、市场竞争力弱,导致订单严重萎缩,工厂连续六年亏损,债台高筑,被列入集团资产剥离行列。

三大石油央企的一位油服业务高管曾去现场调研该待售资产,认为该厂基础尚好,具备收购价值。但随着陈同海腐败案发,资产剥离一事亦就此搁置。

南阳石油机械厂的前身,是原石油工业部第二石油机械厂。1988年石油工业部分拆后,部属的第二、第四石油机械厂分给了中石化集团,分别更名为南阳石油机械厂和江汉石油管理局第四机械厂;第一、第三石油机械厂,则分给了中石油集团。

中石化集团继承的中国石油装备制造业务已是半壁江山,实力不菲。但因中石化集团在上游油气开发上是业务短板,中下游又有庞大的炼化和销售资产嗷嗷待哺,因此始终难有余力来整合装备制造和油服工程等上游业务。加之每个油田自成一统的小而全体制,使上游辅业完全分散化,与各油田主业捆绑,拆分重组难度极大。

另一方面,各油田的工程服务队伍和装备虽均有闲置,但因相互之间存在竞争,导致合作不足、内耗严重。甚至,在非洲等海外市场,存在着多支均打着Sinopec旗帜、却相互竞争的队伍。

转型的契机,在于中石化国内资源枯竭带来的油田主业转型。吃不饱的油田队伍,被迫向石油装备制造及石油工程服务方向转型,这为中石化集团上游辅业的大重组拉开了序幕。

江汉油田的资源枯竭较早,转型也最具代表性。上世纪60年代江汉油田石油会战,10万会战人员从大庆、玉门等地赶来支援江汉建设,盛况空前。2亿吨石油和9700多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储量,一直是江汉油田的傲人资本。但到了2008年,该油田资源开采殆尽。2009年,油田所在的湖北潜江被列为全国第二批资源枯竭城市。

重压之下,江汉油田开始自救,而依托当年石油工业部第四石油机械厂的基础,转型做油服和装备制造,无疑最具可行性。

彼时的江钻股份,依靠和国际油服业巨头贝克休斯(BakerHughes)的合作,已经独立上市,公司主业基本集中于钻头制造。

今年9月12日,中石化集团江汉石油管理局与上市公司中国石化签署《关于江汉石油钻头股份有限公司的国有产权划转协议》,前者将所持江钻股份的67.5%股权全部无偿划转给后者。同时,江钻股份与中国石化签署《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购买资产的协议》,江钻股份以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购买中国石化所持有的“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100%股权。

2013年1月15日成立的中石化石油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本部位于华中制造业中心武汉,公司业务涵盖陆上钻采装备、海洋石油工程装备、钻具及井下工具和油气储运装备等多个领域,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石油机械装备制造基地之一。

另一个成功转型的例子,是资源枯竭的中原油田,转型成为中石化集团的油服业务重镇。

20世纪80年代,中原油田如日中天,但从90年代开始进入资源枯竭期,油田所在的河南濮阳市相关产业也逐渐萎缩,并被列入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名单。

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由此成为中原油田的主要竞争力。已在中东市场经营多年的中原钻井队,成为首支进入沙特阿拉伯石油工程市场的中国钻井队,该公司也成长为沙特国家石油公司——沙特阿美的陆上钻井第一大承包商。

2012年12月28日,中石化集团石油工程管理部与中原油田、胜利油田、河南油田、江汉油田、江苏油田、西南石油局、华北石油局、华东石油局等八家油田企业的石油工程业务、资产、人员,和国际石油工程公司、上海海洋石油局、工程技术研究院、物探技术研究院等四家石油工程整建制单位,整合重组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这是中国石化唯一对外从事石油工程业务、参与全球竞争的综合一体化承包商和技术服务商,其麾下勘探能力较强的华北石油管理局,原为地矿部华北石油地质局,2000年4月随中国新星石油公司整体并入中国石化,后更名为中国石化华北石油局。目前,该局拥有200多支油气工程队伍,分布在新疆西北、内蒙古鄂尔多斯、东三省、川东北以及哈萨克斯坦、沙特和也门。

中石油资源管理局原局长、油气专家查全衡向《财经》记者介绍称,原地矿部的勘探力量对中石化集团的油气勘探贡献很大,新疆塔里木的塔河油田、四川盆地的普光气田以及东海平湖气田群,均为原地矿部的勘探队伍所发现;原地矿部专家肖汉强则回忆称,彼时以刘光鼎院士为领队、包括肖汉强等人在内的地矿部专家团队,联合中科院海洋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及石油工业部等部门专家,还组建了中国第一支海上地震队。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