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在清洁技术和专利上亦排名全球前十;清洁技术风险投资一年增长135%;碳强度和能源生产力较低
-- 该报告按照能源、经济和温室气体排放量对各国进行排名,揭示全球正历史性从化石燃料向可再生能源过渡
在今年历史性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1)来到巴黎举办之前,Green Innovation Index(绿色创新指数)首次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50个国家的经济和能源表现进行了分析和排名。
Next 10的Green Innovation Index, InternationalEdition(绿色创新指数国际版)以图表的形式列出了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排放量、能源生产力、可再生能源生产量和清洁技术投资等关键指标。经该图表分析,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国能源生产力低、碳强度高,但在可再生电力和电动车领域居领先地位。
商人兼非营利性无党派组织Next 10创始人诺埃尔-佩里(F. Noel Perry)表示:“全球一些最大的经济体开始将经济增长与能源使用脱钩,这实际上推动了GDP的增长并同时减少了碳排放。去年,我们第一次可以断言,全球碳排放量的下降源于非经济放缓的其他因素。”
佩里将于周二正值巴黎气候周(Climate Week Paris)之际,同时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总部举办气候变化世界商业峰会(Business & Climate Summit)的前夕,在巴黎Hotel de Talleyrand酒店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向包括商界和政府领导人在内的国际与会者发表新的报告。
报告涉及中国的重要内容包括:
欧盟、美国和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上依次排名全球前三。
美国(包括加州)、加州、欧盟、中国(10.22亿美元)和英国在清洁技术风险投资上排名前五(2014年)。
清洁技术风险投资增速:中国(135%)、加州(153%)、美国(包括加州,74%)、英国(34%),全球(63%),2013年-2014年
中国、美国、欧盟、印度、俄罗斯、日本、德国、韩国、伊朗、沙特阿拉伯在能源消耗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上依次排名全球前十。
中国、美国(包括加州)、欧盟、印度、俄罗斯、德国、南非、日本、澳大利亚和波兰在煤炭消耗量上排名全球前十。
美国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17%(1990年-2012年),而中国人均排放量增长222%(1990年-2012年),但中国近年来整体排放量下降2%(2013年-2014年)。
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50个国家中,排名能源生产力第44位的国家,1990年-2012年期间的生产力增速最高,达101%。
为Next 10编制绿色创新指数的Collaborative Economics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道格-亨顿(Doug Henton)表示:“据今年的绿色创新指数国际版显示,全球各国显著增加了对清洁能源的使用。尽管化石燃料在整体能源使用中仍占较大比例,很多分析师认为,全球已经迎来重要转折点,相比化石燃料,我们每年都会新增更多可再生能源产能。”
绿色创新指数国际版揭示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50个国家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变的。有关这些国家和地区(包括加州)的重要内容如下:
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中,西班牙、德国、意大利、加州、菲律宾、欧盟、比利时、荷兰、英国和希腊在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上依次排名前十。
法国是全球碳强度最低的国家;乌兹别克斯坦则是碳强度最高的国家(每单位GDP的温室气体)。
美国(包括加州)、欧盟、日本、韩国、德国、加州、中国大陆、台湾、法国和英国在清洁技术专利上依次排名前十(2014年)。
2013至2014年,清洁技术风险投资在欧盟、法国、加拿大、印度和以色列分别减少10%、43%、19%、4%和11%。
2013至2014年,美国清洁技术风险投资增长74%;加州增长153%;欧盟减少10%。
尼日利亚的人均排放量、人均能源和电力使用总量最低,能源生产力(每单位能源的GDP)最高。1990年至2012年,人均能源使用量下降了近26%。
法国、加州和意大利是全球碳强度最低的经济体。
尼日利亚、意大利、日本、英国和加州在能源生产力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每单位能源产生的经济效益)。
将全球政商界领袖聚集在一起的历史性活动巴黎气候周于本周拉开帷幕。通过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办事处召开的气候变化世界商业峰会等活动,领导者们将重点关注实现经济去碳化的商业和政策解决方案。在这些活动举办之前,国际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宣布经济增长正在与温室气体排放脱钩,2014年全球经济实现增长,但碳排放量并没有随之增加。为了在今年晚些时候同样在巴黎召开的关键联合国气候峰会(UN Climate Summit)上签署一项气候协议,一系列国际活动即将展开,气候变化世界商业峰会便是其中的一项。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