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日前宣布,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即将制定,力争三个月左右完成。有人预言,“互联网+能源”将成为股市的下一个风口,颠覆性的改变令投资者浮想联翩。
互联网基因贯穿各个环节
据报道,国内首座数字化热电厂今年夏天将在北京投入运营,该电厂将互联网、大数据技术运用到传统电力行业,运用大数据进行生产管理。
“互联网基因将贯穿电力的各个环节,现在已经有所体现了。”北京国电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佟大力指出,目前,电力装备智能化改造正在进行,未来建设中重大装备都是带有互联网基因的,电网将全面实现可视化管理。
中石化日前宣布,借助阿里等企业在云计算、大数据方面的技术优势,对部分传统石油化工业务进行升级,打造多业态的商业服务新模式。
“未来中石化将利用阿里云打通内部信息系统,在大数据提升产油量、统一支付体系、车联网、电商O2O等方面广泛合作。”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表示。在此消息发布前,中石化的网上淘宝店已开始了运营,消费者在网上下单,可到指定附近加油站自提货物。
国网能源研究院首席专家冯庆东表示,能源互联网在欧美多个国家已经“开花结果”。德国近年来投资1.4亿欧元,利用4年时间使得整个能源供应系统实现全面的数字化联网,以及计算机控制和监测。
种种事实说明,传统能源企业正以积极的态度拥抱“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更优质、更便捷的服务可以期待。
彻底颠覆生产和消费者的界限
在平板电脑上动动手指,就能把你家屋顶太阳能发的电,卖给需要给电动车充电的人——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描述的能源未来。
“能源互联网本质是什么?是开放互联对等分享,是创造一种模式使能源分享像信息分享一样自由。”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曹军威告诉记者。
数以亿计的人将在自家屋顶、田间地头生产出绿色能源,并能在互联网上相互交易。“互联网+能源”将彻底颠覆能源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界限。
屋顶就可以成为一个小型发电厂,只要它覆盖着太阳能电池板,而且通过互联网和电网与世界相连接,每个人都可以是电力者生产者也可以是消费者;电动汽车是能源的使用者,也可以是能源的存储介质,互联网+将终结充电难题。
在国网英大传媒日前举办的“电网发展与互联网+”主题研讨沙龙上,清华大学信息技术研究院研究员曹军威指出,“互联网+能源”的意义在于构造一个任何人都是可以自由介入和分享的能源体系。
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吴吟表示,能源互联网更深层内涵是将各种一次能源,特别是可再生能源转化成二次能源电力,通过分布式采集和使用的交互形式,结合互联网平台技术,实现公众实时的能源互联和共享。
“互联网+能源”如何成为现实
“互联网+概念,预示着我国能源互联网行业进入全新历史阶段。从而实现整个能源网络‘清洁替代’与‘电能替代’。”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曾鸣指出。
“大量个体进行全互联以后就会形成强智能的一个能源体系,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能源互联网行业首席分析师曹寅说。
从发展前景来看,“互联网+能源”方向明确,但是新的领域充满各种可能性,技术、市场、投资模式、商业模式都充满不确定性。“互联网+能源”如何成为现实?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兼阿里研究院院长高红冰认为,实现能源互联网要具备几个基本的特点:一是能源的生产、供给必须是分散化、碎片化,甚至是“分子化”。有上亿个能源供应主体,而不是仍然由几个巨头来供应能源;二是一定要有增量的能源供应,新能源供应量增速将远大于传统化石能源;三是形成交易市场。“未来的能源供给和消费,一定会有一系列新的基于网络的规则。”高红冰说。
“能源互联网的各个参与主体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互联共享将成为新型能源体系中的核心观念。”曾鸣强调。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