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础地位日益凸显。如何保证能源安全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除了考虑能源供给等因素之外,面对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禀赋,调整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对于保障我国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优化能源结构还能够起到保护环境的效果。但是这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容易完成的事情。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会秘书长、原地矿部部长朱训近期撰文,就如何从资源国情实际出发优化能源结构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对如何合理有效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可再生能源给出了具体可行的独到建议。中国矿业报本期全文刊登这篇文章,以供有关部门参考并飨读者。
能源问题是事关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明进步、社会稳定、国防安全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一方面希望不断增加能源供给以满足其追求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同时又不希望能源生产和消费给生态环境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面对这样双重压力的形势,在确保能源供给安全的同时,又做好环境保护,不仅是中国,也是全球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正因为能源问题十分重要,所以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6月13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研究我国能源安全问题时提出,要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作为长期战略从当前做起。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处理好能源安全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这将涉及到能源资源、能源供给、能源消费、能源结构、能源技术、能源体制等诸多因素,其中重要环节之一就是调整与优化能源结构。如何调整与优化能源结构又有很多途径,遵循党的实事求是路线,从资源国情实际出发优化能源结构则是重要途径之一。本文拟就此做一点探讨。
能源结构受制于资源国情
1983年,笔者在地质矿产部工作期间,曾在《瞭望》杂志1983年第10期发表一篇题为“从国情出发制定找矿方针”的文章。文中从我国能源资源品种、数量和质量等情况的实际出发,对我国能源结构提出了“以煤为主,煤、油(气)、水(电)、核并举”的方针。(《朱训论文选·地学哲学卷》第63页)
时过31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构成虽有显著改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由1980年的96%下降到2013年的90.2%,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在能源结构构成中由1980年的4%上升到9.8%,其中煤炭在总量构成中由1980年的72.2%下降到66%,但是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大格局没有根本性改变。
1980年以来的33年间,能源消费结构之所以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与我国能源生产结构密切相关。在中国能源生产总量和构成中虽然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生产比重由1980年的96.2%下降到2013年的89.1%,但是化石能源在能源生产总量中仍居绝对主导地位。其中,煤炭产量在总构成中所占比例不仅没有下降,反而由1980年的69.4%上升到75.6%。能源生产结构之所以如此又与我国的煤炭资源特别丰富、煤炭生产规模较大有关。
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受制于能源资源国情条件这一重要特点,不仅在中国是这样,在世界其他一些国家也是如此。据《BP世界能源年鉴·2013》报告称,巴西的石油和水力资源都比较丰富,所以石油和水力资源在能源消费总量构成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45.7%和34.4%。印度和德国的煤炭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所以煤炭在这两国能源总量构成中所占比重分别达到52.9%和25.4%。
从世界来看,化石能源在全球消费总量构成中所占比例由1980年的94%下降到2012年的91%,石油在能源构成中由1980年的44.9%下降到2012年的33%,煤炭在消费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仅没有下降,反而由1980年的27.2%上升到2012年的30%。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之所以出现如此情况,与全球能源资源情况密切相关。据国土资源部资料,2012年全球煤炭、石油、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按当年开采量计算,分别可采109年,59年,57年。
优化能源结构要考虑资源国情
优化能源结构对于确保我国能源可持续供应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优化能源结构可以有多种举措,如大力发展国内清洁能源和扩大利用国外清洁能源资源等等,其中重要一条就是从能源资源国情出发来优化能源结构。
遵循党的实事求是路线,从我国能源资源国情实际出发优化能源结构,从指导思想上和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处理好这样三个关系。
一是把理想的能源构成优化模式和现实可行的优化方案结合起来。既要对未来能源构成的理想模式做好顶层设计,又要从现实可行的方案做起,也就是说,把当前和长远需要与可能很好的结合起来。
二是处理好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的关系。坚持不懈的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是我们应当长期坚持的一个战略方针。但是,由于非化石能源的资源条件和开发非化石能源所需技术、资金、体制和政策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在可以预见的一个较长时期内,非化石能源不可能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化石能源,更不可能完全代替化石能源。从上述表4中可以看出,近30多年世界能源消费构成变化情况的比较,化石能源在能源构成中所占比例仅下降了3个百分点,从1980年的94%下降到2012年91%。这表明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仍占主导地位。
据世界有关能源组织预测,到2050年尽管非化石能源会有很大的发展。如据《BP世界能源年鉴·2013》称,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比例将由2011年的2%上升到6%,但化石能源仍是最重要的能源。因此,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的同时,继续做好化石能源这篇大文章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是处理好煤与非煤化石能源的关系。鉴于煤炭的开发与利用与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化石能源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大,所以逐步降低煤炭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提高非煤能源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是优化能源结构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方针。但现实的问题是,煤炭资源及煤炭生产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都是最多的,从而使其在能源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能源资源构成中煤炭虽然由1980年的72.2%下降到2013年的66%,但煤炭仍占主要地位。这种情况再过几十年也难以有根本性改变。就世界而论,近30多年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由1980年的44.9%下降到2012年的33%,煤炭所占比重不仅没有下降,反而逐步由1980年的27.2%上升到2012年的30%。这就是说,尽管对煤炭有这样那样的说法,但煤炭在能源构成中的地位,在近、中期是难以动摇的,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中国和世界的能源资源条件是分不开的。
根据上述处理优化能源结构的三条原则,对优化能源结构有如下几点建议:
第一,煤炭要用。要清洁高效使用。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提高非煤能源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以此减轻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是我们在优化能源结构过程中必须长期坚持的一个方针。但是,降低比重不等于不用煤炭。因为煤炭毕竟是我国最为丰富的能源资源。目前已探明的1.42万亿吨煤炭储量仅占可能拥有的煤炭资源的1/4。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资源总量中目前占绝对主导地位,是其他能源难以相比的。所以煤炭不能不用,但是要用好煤炭。如何大力推广洁净煤技术,大力推广煤转化技术,实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是解决煤炭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核心问题。
第二,石油要用,要适量使用。在当今现代化社会的时代,石油是国家建设、社会发展、改善民生国防安全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但限于我国的石油资源不是十分丰富,2012年我国石油剩余探明储量按目前生产水平仅能保障17年(即储采比为17年,而世界石油储采比为59年)。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并仍在逐年攀高。因此,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在与尽量增加石油战略储备的同时,在目前生产和生活中能不用石油就不用石油,能少用石油就少用石油,对于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天然气要用,要扩大使用。这里讲的天然气是指常规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据专家们预测,我国拥有天然气资源量按油当量折算,超过我国可能拥有的石油资源量。以我国常规天然气而论,据专家们预测,我国拥有天然气资源量在30多万亿立方米。至2012年底,探明储量有43790亿立方米,探明率仅1/6。2012年仅生产1070.5亿立方米,天然气利用率仅为2%。天然气在能源构成中不到5%,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4%。天然气是清洁能源,应从政策、资金、技术和体制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在继续开发常规天然气的同时,加大煤层气、页岩气的研究和勘查开发力度,大幅度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是完全可能的。
第四,核能要用,要安全使用。核能是清洁能源。核能在一些发达国家已成为主要能源。近10多年来,核能在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已达5%左右,而我国目前仅为0.8%。改革开放以后,自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建成投产以来,我国已成功建设了一批核电站,并都已安全有效的在运行。实践证明,我国发展核电是可行的。加之近年来,地质战线发现了一批中型、大型、特大型铀矿产地,利用核能发展核电的国内资源条件正在改善。所以只要坚持好安全这条红线,加大核电发展力度是优化能源结构的重要举措之一。
第五,可再生能源要用,要积极有序地使用。可再生能源是有很好发展前景的一种能源。据《BP世界能源年鉴·2013》称,2011~2020年间可再生能源每年平均增幅为7.6%,大大高于核电(2.6%),天然气(2.0%),水电(2.0%),煤炭(1.2%),石油(0.8%)的年均增长幅度,是增长最快的一种资源类型。为了减轻传统能源供应不足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压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优化能源结构的必然战略选择。用可再生能源逐步部分替代化石能源已成为很多人的美好愿望。近年来,我国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有了相当的进展,实践证明,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是可行的,应该积极推动,大力发展。但是,实事求是的说,由于技术、资金、体制、政策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要在很大程度上用可再生能源代替传统的化石能源绝非一日之功。所以,应本着既要积极又要有序的原则逐步加以推进,以收“水到渠成”之效。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