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追求能源安全与环境安全

   2014-11-25 中国能源网
44
核心提示:近日重要的能源新闻密集:一是国务院办公厅11月19日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能源自给能力保

近日重要的能源新闻密集:一是国务院办公厅11月19日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到2020年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要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

二是19日社会科学院、中国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研究院、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发布2014年《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和《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报告显示,在全国省域生态环境竞争力排名中,广东、山东、江苏居前三位。

三是全国第一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在即。

四是媒体报道10月全国煤炭产量完成29100万吨,同比减少2700万吨,下降8.5%,1至10月份,全国煤炭产量累计完成315960,同比减少4970万吨,下降1.5%,而最新一期环渤海地区发热量5500大卡动力煤综合平均价格报收于513元/吨,比前一报告期上涨了4元/吨。

五是中国11月20首度公布石油战略储备数据,在4个地点储存原油1243万吨,约合9100万桶,外国媒体曾估计中国商业储备问题约为2.6亿桶。

当今世界共同面临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粮食安全和金融安全挑战,这四大安全挑战对中国尤其严峻,特别是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接近60%、天然气超过30%,煤炭年进口超过3亿吨.环境方面中国大气污染、淡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直接影响中国粮食安全,中国从国外进口农产品相当于进口9亿亩耕地。

中国钢铁、水泥、煤炭等等17个产业产能严重过剩导致财富损失有可能危及金融安全,而能源、环境安全首当其冲,这是中国高层领导提出能源革命的原因。专家指出,强化节能、加强环保和能源低碳化转型是中国能源革命的核心,大幅度降低单位GDP能源强度和二氧化碳强度是统筹经济增长和节能减排的综合目标和关键着力点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规划要求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并不太难,难点是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发展低碳能源。为此中央政府将重点实施四大战略,一是节约优先战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节能;二是立足国内,加强国内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加快推进油气战略进口通道建设;三是要绿色低碳,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能源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四是创新驱动战略,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能源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按照国务院计划,到2020年,基本形成比较完善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国内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42亿吨标准煤,消费总量控制在48亿吨标准煤,煤炭消费问题控制在42亿吨,能源自给能力保持在85%左右,石油储采比提高到14-15,能源储备应急体系基本建成。

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天然气比重达到10%以上,煤炭消费比重控制在62%以内。主要任务包括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包括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稳步提高国内石油产量、大力发展天然气、积极发展能源替代、加强储备应急能力建设),推进能源消费革命(包括严格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着力实施能效提升计划、推动城乡用能方式变革),优化能源结构(包括降低煤炭消费比重、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安全发展核电、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拓展能源国际合作)以及推进能源科技创新和加快能源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外国评论中国能源新战略重点是减碳治霾。

《二十国集团(G20)国家创新竞争力黄皮书》和《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绿皮书》19日联合发布,中国环境竞争力因当日雾霾特别严重、终结了持续多日的APEC蓝而显得特别严峻。

近日举办的第9次G20峰会公报指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改善民生和就业,仍然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而只有大力提升国家创新竞争力,才是各国应对挑战、走出危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唯一出路。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却是消费能源最大的国家,以消耗世界20%以上的能源总量只创造了全球GDP10%,竞争力居20国集团第8位。社会科学院负责人指出,在新一轮全球经济增长面前,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新中国省域环境竞争力排名,广东、山东、江苏居前三位。报告指出,环境竞争力较高的省份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在排名前10位的省份中占5席,分别是广东省、山东省、福建省、江苏省、浙江省。报告认为,这反映出这些地区长期以来经济发展基础比较好,对环境治理的投入比较大,有效地保护了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

中部地区6个省份中,大多数省份的环境竞争力排位处于中游区。东北地区3个省份中,除辽宁省以外的两个省份都处在下游区。报告显示,西部地区12个省份的环境竞争力排位大多数处在下游区,全国排名后11位的省份中,有6个是西部省份。报告认为,这是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基础和经济实力比较弱,在环境治理投入、环境效益等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加大对环境治理的投入与保护力度,不断提升环境竞争力。

环境不好则留不住高层次创新人才,而高层次创新人才出走将加剧地区创新能力衰落。据专家介绍,金融危机爆发以后,世界各国都在加速推进各自的转型发展,认真审视,转型发展的内含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从增长的动力来看,从原来的靠要素的投入、规模的扩散,更多地强调靠创新,增长动力,进行转型。二是从人类的发展和自然环境来看,各国更加强调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三是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来看,强调的是包容性增长,而中国的语言体系就是和谐发展。

环保专家指出,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一是环境质量在退化,二是污染事故高发,三是群体性事件接连不断,四是环境风险上升,五是环境公平失衡。环境公平失衡就是上游对下游的污染,上游获得了利益,下游受到了损害。六是是环境未来的压力在加大。中国必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从本质上来讲,必须解决环境和资源的问题,也包括气候问题。

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王金南领导的一个团队研究表明,中国现在的发展中,每年资源和环境的损失、人体健康的损失大概占到23%。中国环境竞争力整体水平比较低,主要是由生态环境竞争力、资源环境竞争力和环境管理竞争力比较低造成的,中国各省份生态环境保护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能源资源消耗比较大。2.污染物排放量比较高。3.能源利用效率仍然比较低。4.环境治理的投资明显不足。

专家还认为,中国达成减排协议,意在2015年想在全球达成气候协议,而中国到2030年实现排放峰值,2030年实现非化石能源到2014年消费20%的比例,这些对中国来讲是确实具有挑战性。环保专家编制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表明京津冀环境压力非常大,京津冀地区是大气污染最严重,资源和水最缺乏,资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最不协调的地区。而同时中国是一个产能几乎全面过剩的国家,绝大部分产品是属于严重过剩、长期过剩,不通过驱动发展没有任何出路。

通过近几年努力,中国创新驱动、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潜力大大提升,中国对外技术依存度从2005年的38.5%,经过五年时间到2010年,中国技术的依存度已经降到11%,降了27个百分点。目前继续引进技术,已经引进不来核心的技术,引进不来最先进的技术,逼着中国必须创新。

据环境保护部生态司负责人透露,我国2014年一系列针对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法律法规编制工作已进入尾声,《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已于近日完成,将提交全国人大,另外,《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将很快提交国务院审议,有望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出台。

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是环境保护的三大战役,第一个战役大气污染防治已经打响。《大气十条》出台后,相关的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治理工作也走上了快车道。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间,环境保护部与国土资源部共同开展了为期8年的首次全国土壤普查。

今年4月,环保部公布的公报显示,全国土壤环境状况令人堪忧。首次全国土壤普查调查点位覆盖除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以外陆地国土的全部耕地,部分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从点位监测看,全国土壤总的超标率达到16.1%,耕地点位超标率(土壤超标点位的数量占调查点位总数量的比例)高达19.4%。此外,重金属镉污染加重,全国土地镉含量增幅最多超过50%。

另据媒体报道,《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同样出台在即,总投资预计将达到2万亿元,规划核心是改善水环境质量,重点抓两头,一头是治理污染重的地方,另一头是保护好水质较好的河湖。这事关中国人健康与粮食安全。

另据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在近日召开的“节能减排低碳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要研究建立碳排放总量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制度,实行总量和强度双控;探索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任期内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问责制和终身追究制度。

以上这些计划与要求,对能源发展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环保要求和节水要求。这是当前能源界投资界应关注的重点。未来能源发展应综合考虑环境保护、低碳、节水、能源总量控制等等众多因素,才能规避风险并保障能源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秦京午:资深能源评论员,原人民日报高级编辑。1951年出生,1977年冬参加高考,次年春入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专业学习,1982年获得文学学士,同年进入人民日报,并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5年获得法学硕士,参与创办人民日报海外版,负责地矿、能源、机械、环保、海洋、国土等领域报道。2011年底进入中国能源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