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雾霾倒逼调整能源结构 清洁能源与清洁利用并行

   2014-08-13 中国新闻网
57
核心提示:当前,我国雾霾问题严重,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甚至东北老工业基地哈尔滨、吉林等地都出现了严重的雾霾污染,扰乱了人们的正常

当前,我国雾霾问题严重,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甚至东北老工业基地哈尔滨、吉林等地都出现了严重的雾霾污染,扰乱了人们的正常生活,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在近日举行的2014中国北京国际能源峰会上,多位专家表示,治理雾霾不能简单去煤炭化,解决日益严重的雾霾问题,亟待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乃至整个产业结构加速调整,探索能源环境经济的共赢发展路径。

雾霾倒逼调整能源结构

中国能源结构不够清洁,煤炭占比过高、能耗量大,需要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实现能源结构多元化,通过结合市场和行政手段加速能源结构以及整个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的能源结构中,天然气一般占到30%,天然气加上石油达60%左右,中国的天然气占比只有5.4%,核电占比1.97%,而美国核电在整个电力当中占16%。解决雾霾需要加速能源结构调整以及整个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司巡视员牟广丰称:“目前全国雾霾现象非常严重,这使得我国的能源结构调整迫在眉睫。”他认为,当前大范围的雾霾天气与不合理的城市规划有着密切关系。城市居民住宅的高层化导致了城市能源的负担迅速增加,包括电梯、多次加压泵水、冷暖空调通风系统、室内照明在内的生活用电已经成为了耗能大户。城市的雾霾污染已经倒逼我们必须要改变城市的能源结构,重新考虑城市化的路径,高楼大厦并不代表城市化。

如何有效推进能源结构的调整?面对这个问题,国务院参事徐锭明表示,德国2050年能源方案是“688”,即到2050年,德国可再生能源要占能源体系的60%,可再生能源发电要占80%,二氧化碳排放比1991年降80%。“在德国2050年能源方案中有一句话,能源方案就是要重塑德国,我们的能源革命要重塑中国。”徐锭明称。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力争经过5年努力,改善空气质量,减少污染天数。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已经出台相关治霾路线图,以法律和政策引导能源调整和环境保护。

避不开的煤炭关键是清洁利用

多位专家认为,由于我国煤炭占主的资源禀赋,导致了煤炭与环境污染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由于能源结构的调整是一个长期过程,往往需要几十年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所以煤炭的清洁利用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

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王立杰认为,中国经历了30年的高速增长,经济增长离不开能源的增长,在这期间,煤炭作为一次能源,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70%左右,但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想快速改变是不现实的,只能逐步减少化石能源,特别是减少煤炭,同时发展新能源,这个过程至少需要20年。现阶段,要在发展新能源的同时,紧紧抓住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在高效发电和煤化工方面做文章。王立杰介绍说,澳大利亚95%都是煤炭发电,南非以煤为主,印度也以煤为主。但是这些国家的空气并没有变差。因为他们的煤炭都实现了高效清洁利用。如果我国的火力发电厂都进行改造,使用超临界机组等先进技术,让排放达标,那环境质量也就得到了改善。

国务院研究室综合经济司司长范必表示:“限制烧煤不是最好的选择。煤炭污染不能仅仅考虑大气污染,而应该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煤炭在开采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是比较严重的,要解决开采环节中对环境的破坏,这样对结构的调整才是精准的,而不宜笼统地限制能源的使用。”现在限制能源使用的措施有很多,而且都是以治理雾霾为主,如:限煤、限电、限汽车等,但这些限制性政策作为公共政策出台时,却没有告诉公众这种限制到底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减轻雾霾。能源的使用是支撑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在限制能源使用的时候,特别要考虑到对于整个社会文明进步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范必还表示,能源结构调整要多元化,核心则是要发展清洁能源,然后把煤炭利用逐渐减下去,这不是短期内能实现的,是个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调整。目前,煤炭的清洁利用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建立高效、清洁的燃煤火电机组,促使火电厂转型。加快水电、核电,光伏、天然气发展。在页岩气技术大幅发展后,全球化石能源储量增加,使得中国减少煤炭使用、增加优质能源的使用变为可能。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