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能源PPP折戟曹妃甸

   2016-08-01 能源杂志
60
核心提示:能源企业负责人张铭源(化名)又一次来到曹妃甸港的灯塔下。但此时,他已没有一年前带领团队进驻码头的雄心壮志。在过去的一年,

能源企业负责人张铭源(化名)又一次来到曹妃甸港的灯塔下。但此时,他已没有一年前带领团队进驻码头的雄心壮志。在过去的一年,张铭源和他的团队无数次来到这里,考察、洽谈,经历了从兴奋、到纠结再到失落。灯塔前的那片海曾经在他脑中是一座宏伟的LNG码头,现如今,它仍然只是一片片单薄的图纸,一摞摞厚重的可研报告。对着LNG码头的方向,张铭源在这里抽完一支烟,转身离去。

过去的一年,经济的由热至冷降低了LNG市场需求,打击了民企进军LNG码头的热情;但对于张铭源来说,对政府的信心丧失是他彻底放这个项目的最主要原因。

张铭源是早期进驻这片码头的企业家之一。过去数年时间里,这片港口流传着一个诱人的LNG码头的故事,吸引了诸多像张铭源一般的企业家考察、论证。但绝大多数企业最终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心灰意冷的离去,留下残缺不全、冷酷无情的冰冷现实。

这些企业引发了《能源》杂志记者的思考,在我们不断呼吁民企进驻公共设施领域之时,政府管理机制不同步、法律保障不健全、信息公开不透明和“游戏”规则不完善等诸多亟待解决的系统性问题,成为民企不可承受之重。时下能源行业PPP模式逐渐兴起,但民营企业在PPP行业为何频频遇阻?民营企业在整个曹妃甸码头项目中的遭遇,折射出的政府管理机制不同步、法律保障不健全、信息公开不透明和“游戏”规则不完善等诸多亟待解决的系统性问题,或许能为当下政企合作甚至PPP项目带来一些警示。

诱人的码头

从唐山出发,沿长深高速行驶约90公里即可到达曹妃甸工业园区,其最南端的矿石码头是国内最大的矿石集散地。

中石油中石化的油气储运基地毗邻矿石运输中心。储罐上斑驳的痕迹昭示了其年代的久远。库区之间的空旷的场地上,一座民营企业“瑞鑫液化气有限公司”的气罐夹杂在两桶油庞大的灌区之间,显得形单影只。

这里是被誉为东方鹿特丹的曹妃甸港。由于拥有渤海湾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深水岸线资源,曹妃甸成为了早期规划的外贸港口之一。这里承担了京津冀城市群出海口的职能,与矿石出口国澳大利亚、巴西、秘鲁、南非、印度等国海运航线十分顺畅。2014年,随着北京市和河北省正式签署《共同打造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框架协议》,将曹妃甸打造成首都战略功能区和协同发展示范区,这里也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这里曾经吸引了无数民营企业争相投资,除了能源项目,也有房地产、酒店项目。

“能源项目,特别是要开发的LNG码头地理位置还是挺不错的,它带有点垄断性质。发改委规划的时候,还有三四个泊位的,还划归了一块防卫线,这三四个泊位可以对外招商。很多公司如果真的想做这个东西的话,这个区域内只能选曹妃甸,选不了别的地方。因为发改委不批。”张铭源告诉《能源》记者。

“曹妃甸对民企的支持政策是最好的,因为区政府有自己的无奈,这一区块的主要利益相关方为央企(首钢、中石油、中石化)、地方政府、民营企业。央企他们管不起,譬如中石油中石化他那个储罐建设并不合规,储罐最近处距离公路距离约太近不符合国家标准,但他们也就在那建了,现在也就那么回事了。而且曹妃甸管委会旗下的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以下简称曹发展)只是控股煤三期、通用码头、弘毅码头、和集装箱码头,他们未来也想控股LNG码头,考虑到税收,所以他们还是喜欢民营企业。”一位当地业内人士告诉《能源》记者。

此外,近些年,围绕京津冀城镇群、辽中南城镇群、山东半岛城镇群展开额一场招商竞赛。天津的滨海新区和曹妃甸的竞争特别激烈,如何在招商引资中胜出,关键有两点——一是谁的扶持政策硬,二是比拼谁会画饼。扶持政策大家都会谈,但更多的民营企业相中的是京津冀LNG市场巨大需求的“饼”。

回顾LNG码头对外招商的历史,从2010年国务院颁布《非公36条》起,首次迎来了民企身影,到近两年民企大规模考察,这期间是天然气用量高速增长期,京津冀地区天然气供不应求,民营资本不断进驻。这里毗邻冀东油田,开采过程有丰富的伴生气,不仅满足当地的小区和工业用户,还可以通过华北管网,输送到京津冀地区。根据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院的一份报告预测:“2020年,北京市年度天然气需求量200亿立方米,天津120亿/立方米,河北320~350亿/立方米。但由于冀东油田伴生气的开采能力有限,所以必须依赖进口LNG。”也就是说,谁拥有这个码头,谁将坐拥未来数十年的收益权。

然而,就是这样一块看起来诱人的资产,民营企业却屡屡碰壁,乐观的情绪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多年过去了,这里依旧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和一些曾经施工的企业打桩遗留下来的钢材。这个诱人的项目落地为何如此艰难?

成本核算难题

张铭源并非近些年退出曹妃甸的民营企业的孤例。2011年,本地企业唐山南光实业有限公司与海皇城市资源拓展有限公司合资成立海皇南光(唐山)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成为早期打算进入的民企之一。合资后的公司主要经营业务燃料油生产设施承建。当时的LNG码头设计的年吞吐量为50万吨,但该公司同时拥有一些配套项目——废弃油砂污泥综合处理项目,一个50万吨的原油储备库。

按照公司规划,项目总共分为三个周期:第一周期按照国际标准建设预计3年,按照中国的施工能力预期18个月。以年度吞吐50万吨运载量来看,企业预期120个月可以归还全部贷款和本金利息,根据实际盈利能力和减少分配的方法,预期可以在90个月内归还全部本金利息。不过,项目却卡在了贷款环节。由于资金不足,海皇南光将其转让给另一家民营企业,后者与美国某投资公司达成投资协议,但最后因成本核算看法不一致,双方未能达成协议,合作中止。以上两家仅仅是近些年来多家民企的缩影。2014年以来,陆陆续续退出过许多企业,多数同样在成本核算阶段遭遇了难题。

为何在成本核算如此困难,张铭源认为:“一般来说,拿到的招商资料和实际情况有出入。招商资料都是前期的,不会那么细,后期施工会逐渐暴露出来。”

油气储运设施投资成本高昂,离不开银行贷款。一般来说,这些企业拿到批复后方可申请贷款、通过建设运营偿还贷款。但事实上,从银行的角度来看,曹妃甸的融资条件并不好。

一位当地知情人士告诉《能源》记者:“整个曹妃甸地区都是人工填海造陆形成的,作为土地来源之一——吹沙造地的成本是高昂的,为了获得广阔的陆域面积,曹妃甸支付了巨额的资金,直到作业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的预算远远不够。”以曹妃甸最初的沙岛为例,当地沙质较好,加上吹沙造地时输送管道较短,一亩地造价平均约五六万元;而到三号港池附近的装配制造业基地造地时,由于淤泥较多、处理成本高等原因,每亩造地成本已达24万元左右。

由此,不难解释企业为何资金迟迟难以落地。经过一系列测算,其高昂的预算在今天看来依然令人瞠目结舌。2010年,项目立项之时,设计预算为3.8亿美元(换算成当前的汇率大约为26亿人民币)。但以上仅仅是储油库的项目建设,如果包含码头,预算可能超过40亿元,直逼新奥集团在舟山投资47.5亿元建设的LNG接收站。

激增的成本远远拉长了投资回收期,如果算上设备折旧,回报周期甚至超过15年,这还是在LNG供不应求的时候,2015年以后,LNG行业过剩趋势已十分明显,冲垮了民企内心最后一丝防线。

“民营企业退出是明智的,在PPP项目中,他们和国企的考量不一样,国企主要为了保障就业,说白了有活干,而民营企业、银行都是商业机构的,要考虑盈利和资产质量。”中资投资咨询公司研究院张鹏飞告诉《能源》记者。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