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未来二十年国际油气公司如何为转型作准备

   2015-07-01 新浪财经
32
核心提示:在刚刚结束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上,油气巨头道达尔CEO发布署名文章,谈到如何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迎接

在刚刚结束的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5年年会上,油气巨头道达尔CEO发布署名文章,谈到如何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变化的情况下迎接挑战。

其实他说的不仅限于油气业务,文中还论及业界关心的多个问题:油价还会低位徘徊多久?传统能源企业的市场会萎缩吗?未来更看好那些清洁能源?反正看完的赶脚是,道达尔是不会减产的,他们都不允许产量下降呐。

在过去的2014年,全球能源格局发生了许多难以预见的深刻变化。而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全球能源需求量疲软并出现负增长,其中中国经济的增速放缓,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都影响着能源格局,并对能源公司提出了新的、更加严峻的挑战。

道达尔作为一家顶尖的国际石油天然气公司,我们切身认识到,与能源相关的所有现象几乎都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全球化:

复杂性:即使一个最微小参数的改变也会影响整体。

全球性:涉及能源领域的很多问题已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国家范围内。这些问题包括:资源获取、市场特性、定价、技术开发、核心技术掌握,环境问题,地缘政治危机等等。这些问题而今早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应如何解决未来二十年中会出现的问题呢?面对现实,我们别无选择:所有负责任的国际能源企业都必须努力实现以下两个主要目标:

1.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2.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否则我们很快就会自食其果。

因此我们的使命是:为更多人提供安全、清洁、并且有价格优势的能源。

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影响全球能源消费增长的2大主要因素是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

世界领先的智库研究一致认为,尽管这几年的人口增速有所下降,但至2040年,全球人口仍将从2012年的70亿增至90亿,其中非洲和亚洲人口将各增长10亿左右。

而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共识是:在2012年至2040年期间,全球每年GDP增长将达3%-3.5%,其中非洲、中东和亚洲每年增长超过5%,中国增长超过4%。

这些趋势对于全球能源消费意味着什么?

国际能源署的最新预测表明,不论能效的提高如何进步,全球能源需求在以每年0.5%-1.5%的速度增长。到2040年,世界能源消费相对于2012年将增长35%以上(即在2012年约130亿吨标准油的基础上,2040年将增加至约180亿吨标准油),其中,中国的能源消费增长将达近45%。

尽管可再生能源(水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和风能)在全球能源消费中的比例有望增长到19%-34%,但预计2040年的能源结构仍将高度依赖化石能源。

根据国际能源署对未来可能的几种情景分析中,一般情况下,化石能源仍将在总的能源消费中占据74%(其中石油占26%,天然气和煤炭各占24%),而在低碳控制最乐观的情况下,化石能源占比将为59%,其中天然气占22%,石油占21%,煤炭占16%。在中国,一般情况下的化石能源消费比例将高达79%,其中,煤炭占51%。

总的来说,无论实现哪种情景和结果,都需要国际能源公司现在开始做出巨大的努力。这些努力包括以下两方面,且缺一不可:

一方面,我们的企业需要进行重大投资(每年的投资额需超过7500亿美元),开发日益复杂的油气开采新项目,从而解决现有项目的产量下降的问题。

另一方面,应进一步提高太阳能和风能的增长率(在一般情景中增长率应为现在的5倍,在450ppm情景下增长率应为现有产量的10倍)。特别是在中国,其每年增长率应该达到7.4%-9.4%。

对于所有国际能源企业来说,则意味着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在研发和创新方面下功夫。

这些投入可以确保我们持续不断地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大量的投资也将能保证足够的技术投入,以提高碳氢化合物的开采率(目前的平均开采率仅为35%),开发在深水和超深水领域的储量,以及开发页岩气、酸性气体和北极天然气,同时保证进一步降低油气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这些投资还可以保证我们开发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创新技术和盈利商业模式,尤其是在太阳能及其相关稳定性管理方面。

积极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

我们现在必须面对的事实是:化石燃料的排放量已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二。

尽管化石燃料气体排放中的40%以上都来自于煤炭,但所有石油和天然气企业同时也面临的困境是既要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同时也要降低石化产品的排放量。

要做到这一点,能源结构的转变和相关的商业模式必须同时齐头并进,这样它可以促使环境全方位的改进:

首先,大力发展天然气:在三大化石燃料中,天然气是排放最低的,它是煤炭的最佳替代产品,并且可以对可再生能源进行补充。大力发展天然气对中国更有意义,目前中国政府也正加大力度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煤炭的产量。

其次,我们必须重点开发经济效益更好的可再生能源,即开发那些无需政府补贴、仅靠技术进步就可实现盈利的新能源。其中太阳能光伏产业就属于这种新能源,因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收益率和产品成本控制最近已取得长足的进展。如把诸如此类的高科技新能源产品提供给贫困地区,不仅具有战略意义,而且能够使这些地区的人们也享受到便利的能源供应。

其三,我们必须切实付诸行动,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从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以及降低生产成本。无论对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这样的上游产业,还是化工和炼化行业来说,既需要技术创新,同时又需要卓越的营运。这意味着我们必须帮助客户减少能耗、提高能效,向他们提供更好的、更节能高效的产品,并大力宣传企业在节能增效方面承担的社会责任。例如,道达尔公司曾在中国主要城市举办过为期三年的巡回展览“和谐能源之旅”,目的就是提高中国消费者对合理使用能源、降低能耗的认识。

其四,我们必须加大力度普及能源。比如道达尔在非洲开展了Awango计划,致力于用行动诠释如何在贫困国家和地区推广简易照明灯,今年我们预计会在30多个非洲和亚洲国家面向500多万贫困人口推广100万只节能照明灯。

最后,我们还应积极参加国际性组织倡导的活动,如联合国[微博]的全球契约组织、气候和清洁空气联盟(CCAC)和世界银行发起的项目等。这些举措囊括了集思广益的诸多方案,并且给我们所在的行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需要特别重视以下几点:

Ø在所有投资决策中充分考虑碳成本;

Ø在生产中控制甲烷排放(该化合物比二氧化碳更能导致温室效应)

Ø在开发新的油田项目中不再例行燃烧伴生气,并不断减少现有项目设施的排放量。

我们需要尽快就应对气候变化达成广泛共识,也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面对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我们石油行业将不能只做追随者。我们应该主动担负起艰巨的责任,为保护我们的家园做出应有的努力。

换句话说,国际能源企业应变被动为主动,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将环境保护写入企业的使命与责任,并投入足够的资源。

只有牢记这一点,企业从长远来看才能吸引和利用更多的人力和资本。

未来二十年是油气行业的转型期,随着行业变革的深化,新的格局将逐步清晰——数字化、大数据将使生产工艺更加优化,以及物联网的发展等等——这些变革将推动油气企业不断调整和进步。

未来新型的油气公司将会随之诞生,而它们的历史使命将仍然是提供更清洁、更安全、更有竞争力的能源,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