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走出“一放就乱、一管就死”

   2016-05-13 能源评论
51
核心提示:关心中国政治和改革的人们都不陌生这样一句话:一放就乱,一管就死。从改革开放那天开始,这句话描述的现象几乎就没有断绝过,一

关心中国政治和改革的人们都不陌生这样一句话:一放就乱,一管就死。从改革开放那天开始,这句话描述的现象几乎就没有断绝过,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一个大问题。最初也许只是一个经济现象--一个市场的放开和整顿的循环,后来也是一种政治现象--对地方放权和收权的循环,现在明显体现在更多的领域。

最新的例子是关于网络舆论的。4月19日,继文艺、新闻舆论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又主持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参加座谈会的除了高级官员和权威专家,还有任正非、马云等行业"大佬"。这意味着,虚拟空间舆论问题,不仅仅是"宣传"的事情,它不仅影响到政治,也影响到经济。反过来说也成立,没有经济力量的配合,政治意图也不是很容易实现。

在讲话中,总书记一方面指出,"对网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评,对互联网监督,不论是对党和政府工作提的还是对领导干部个人提的,不论是和风细雨的还是忠言逆耳的,我们不仅要欢迎,而且要认真研究和吸取。"另一方面,他也指出,"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从放和管的这一套逻辑来说,这就是既要管、又要放。

那么,问题就来了。要放,就不能只有一个声音、只有一个调子;要管,也不是空的,而是包括:办网站的不能一味追求点击率,开网店的要防范假冒伪劣,做社交平台的不能成为谣言扩散器,做搜索的不能仅以给钱多少作为排位的标准,等等(这些要求对于网友和企业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怎么防止"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我们能走出这个恶性循环吗?

要看病、治病,但先搞清楚病理。"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病理在哪里?

一个放一个管,实际上反映了两种谁也离不开谁的诉求:一种是对于打开空间的诉求,一种是对于秩序的诉求。两种诉求形成的是两种焦虑,一种是对于市场竞争的风险的焦虑,一种是对于秩序失控的焦虑。看起来是二元关系,那就要看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里。

笔者认为,最根本的还是治理上如何形成管制的稳定性、可预期性和权威性,背后则是一种对于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文化秩序的理念--所谓我们要奉行什么样的秩序观,怎么理解好的秩序,好的秩序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对秩序失控的焦虑,是可以理解的。管制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比较好理解,为什么要突出一下"权威性",原因不复杂,事实上,权威性的降低会不断加剧对于秩序失控的焦虑,从而也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最近有关方面在打击非法讨薪、医闹等,所谓要敢于"亮剑",支持者们甚至拿美国来说事:你看美国警察对违法的人那是相当不客气的,并且有视频为证。最近浙江一个地方因为垃圾焚烧厂选址的问题,发生了非法冲击政府机关和打砸现象,在舆论中也同样出现了支持敢于"亮剑"的声音。政府维护秩序的权威性,本不是问题,但这些声音还是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当事人为什么要闹?背后是正规途径的失效,违法了当然政府可以不客气,但并没有触及问题发生的根源。

即使是面对非法行为的政府执法的权威性,事实上也有"平等对待"的问题。美国警察对违法的人是不客气,"暴力得很",但不要忘了,当年黑人小孩平等入学遭遇抵抗的时候,联邦也是出动军队来硬的。如果非法讨薪的可以拉出去示众,那么恶意欠薪的可不可以?

所以,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还是集中在政府的治理水平上。当事人需要教育或者需要法办,那肯定有用,难的是治理"治理者"本身。

你看,最近人民日报发表过一篇评论文章,鼓励干部不要怕偶尔说错话,出了事情要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这个评论针对的是,相当普遍的领导干部在麦克风面前不说话、不会说话的现象。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部委要积极主动回应社会关切,国务院最近还出台了规定:遇有重大突发事件时,负责处置的地方和部门是信息发布的第一责任人,主要负责人要当好"第一新闻发言人",快速反应、及时发声。针对涉及突发事件的各种虚假不实信息,要迅速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应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

有一个地方的电力系统最近做了一个变电站的辐射调查,向当地居民解疑释惑,说明变电站的辐射程度不像流传的说法那样。这就很好。做民众的工作,是个相当精细化的活,需要下很大功夫。如果像人民日报批评的那样,甚至连话都不说了,"装聋作哑",小问题能不酿成大危机,小事件能不演变成大事件吗?我们再想象一下,群众有疑惑,没人说话,事情闹大了,就只能动用专政手段,这样的做法能持续吗?

改革的过程,说到底还是一个不断放的过程。不放,很多社会经济问题根本没有解决的可能性。看看各种上学难的现象就很清楚了。但放的过程,总会有问题,所以也就成了各种劣质管制频繁出台的依据。矛盾的焦点很清楚了,放以后的"乱",管以后的"死",根本上还是治理水平的低下。到底该管什么,该怎么管,有关部门需要好好想一想了。

(作者系《南风窗》执行主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