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应对气候变化目标 发展清洁能源

   2015-07-06 中国能源网
51
核心提示:近日重要的能源相关新闻首推6月30日中国宣布应对气候变化新目标,到2030年中国碳强度降低60%-65%。另外,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风能

近日重要的能源相关新闻首推6月30日中国宣布应对气候变化新目标,到2030年中国碳强度降低60%-65%。另外,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测风能、太阳能将先后成为最便宜能源。

6月30日,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提出了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等目标。

6年前的2009年11月,中国首次公布了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2011年,有关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文件,2030年行动目标还包括: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左右。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中国的自主贡献是根据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等原则,并考虑了发展阶段、现实能力等国情提出的,将有力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进程。2030年行动目标的提出,向世界宣示了中国走以“增长转型、能源转型和消费转型”为特征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道路的决心。

中国的自主贡献要求碳排放强度到2030年比2005年降低60%-65%,意味着2005-2030年期间碳强度年均下降率必须维持在3.6%-4.1%。李俊峰认为,中国碳强度下降率比大多数发达国家要快。美国和欧盟1990年以来的碳强度年均降幅约为2.3%,低碳转型表现突出的英国和德国也仅为3%和2.5%。

另外,从各国达峰时的人均排放来看,美国、德国和英国的人均水平分别为19.5吨、14.1吨和11.3吨,而据测算中国达峰时人均排放不会超过10吨。这表明中国自主贡献的峰值目标是有力度的。

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能源消费大国和最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且煤炭在能源消费中占主导地位,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高达42.6亿吨标准煤,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煤炭消费占全球的一半以上。如果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比例达到20%左右,意味着今后16年,非化石能源比例将提高8.8个百分点,净增加非化石能源约8亿吨标准煤。

“按照每增加1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相当于少排放2.5亿吨二氧化碳计算,这意味着中国每年将少排放近20亿吨二氧化碳。”李俊峰说。近年来,中国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14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比2005年下降29.9%和33.8%。中国已成为世界节能和利用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第一大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中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中后期,如能在这过程中实现发展路径创新,走出一条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将为其他尚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初期或尚未开始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为各国协调处理好发展经济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关系做出表率。

此外,在6月上旬召开的G7峰会上,七国领导人达成一致,承诺本世纪末实现无碳经济。而年底即将召开的巴黎气候大会,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主提出的减排贡献为基础编制的限制温室气体协议能否通过成为关注焦点;中国统一碳交易市场有望于2016年底试运行,能否成为全球最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中国也将是各方关注的焦点。

G7峰会的各国领导人达成一致,计划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40%至70%。而中美去年11月发布的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为全球树立了良好榜样,从目前各国对限制温室气体这一协议取得的一致性来看,今年的巴黎气候大会取得成果大有希望。

预定于11月30日至12月11日举行的巴黎气候大会,旨在完成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提出的目标,即达成一项抑制全球变暖的历史性协定,确保地球升温不超过工业革命前2摄氏度,防止地球气候因温室气体而受到潜在的毁灭性破坏。

有关专家指出,中国首先要在国际空间中争取发展权,但对内还是要加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调整能源结构,控制排放总量,需要有更多的行动,更严格的要求和更明确的规则。中国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到20%左右,因此亟须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

分析认为,如果巴黎大会上各方能达成新协议,可再生能源便有望在15年内取代煤炭,成为全球最主要的发电能源。国际能源署(IEA)的研究发现,当下可再生能源占全球发电量的比例约为五分之一,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接近三分之一,并超过煤炭、天然气和核能的比例。不过IEA称,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占全球发电总量的22%,还远低于煤炭发电41%的水平。

毫无疑问,巴黎气候大会无疑将对中国未来能源结构产生重要影响。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统计,2012年,煤炭占全球能源消耗量的66%,石油与天然气占20%。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煤炭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占全球煤炭消耗量的一半左右;另据中电联发布的数据,2014年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25%左右,火电量占75%左右。

中国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排放的温室气体占世界排放总量的40%,加上GDP占世界25%左右的欧盟减排承诺,世界减少二氧化碳等等温室气体有望加速。但不少非政府组织指责G7提出了减排目标,但其自身努力并不够,比如美国没有加入《京都议定书》,加拿大2011年退出《京都议定书》等。此外对化石燃料需求巨大的发展中国家能否实现能源转型仍是未知。

据了解,目前全球三分之二的温室气体来自生产和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用于发电。IEA的报告称,去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的投资规模已达2700亿美元,其中,中国2014年共投资超过890亿美元用于开发新的再生能源的生产能力,同比增长31%,比欧盟、美国和日本都多。如果巴黎气候大会达成新协议,将对中国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巨大转型压力。

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政府将提高清洁能源占全部能源结构的比重,高燃煤消耗企业将被加速关停,而水电、风电、核电和太阳能等行业将迎来重大利好。中国能源未来发展,必将在应对气候变化大战略条件下发展,能源界对此必须有清醒认识。

据媒体6月29日报道,由于由于风能与太阳能成本近年来持续快速下降,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NewEnergyFinance,BNEF)一份最新报告指出,风能将率先成为举世最便宜能源,然而在之后,会被太阳能超越。

彭博新能源财经认为,到2040年,风力发电计划开发成本将会比现在再下跌32%,太阳能发电计划开发成本则将下跌48%。由于目前风能价格已经相当有竞争力,10年之内风能将会成为最便宜的能源,且几乎在全球不同风能条件的每个国家皆是如此。但是到了2030年,太阳能将取而代之,成为最便宜能源。

过去政策补贴影响风能与太阳能的发展相当巨大,但彭博新能源财经认为未来推动两者发展的,将是纯粹的经济力量本身,政策补贴与否已经无关紧要,这样的说法与美国第一太阳能(FirstSolar)CEO吉姆•休斯(JimHughes)的看法相呼应,吉姆•休斯认为,美国太阳能投资税负抵减(InvestmentTaxCredit,ITC)即将到期的问题根本“无关紧要”。

2016年美国ITC将由30%降至10%,2017年之后完全取消,太阳能产业视为一大挑战,但吉姆•休斯表示,以第一太阳能降低成本的速度,只需要18个月,就能抵销ITC由30%降至10%的影响。第一太阳能在2017年位于美西具备定日设备太阳能电池发电计划,将可望达到成本每瓦1美元以下。

他更举出第一太阳能在中东迪拜的案例:第一期设备因为不确定最终实际营运成本多少,报价较高,第二期有经验之后,报价降至每度电5美分左右,合约1.55元新台币,客户的反应是立即加倍下单。

吉姆•休斯直言,现在太阳能的发展已经与关心全球气候变迁无关,而是纯然的经济考量,不论是数据中心或其他高耗能产业,都希望能透过建立自有太阳能发电资源,锁定能源支出,而非仰赖无法预期价格会如何变动的电网电力,这股需求在全球驱动大量采购动力。

彭博新能源财经一样看好太阳能的爆发力,认为到2020年太阳能将成为新增发电容量的主力。在未来20年内,太阳能投资将高达3.7兆美元,而虽然其中主要仍是大型集中式太阳能发电计划,不过分散式太阳能也将逐渐发展。至2040年时,全球太阳能电池发电容量终将有13%来自小规模的屋顶太阳能发电。

在风能与太阳能带动下,彭博新能源财经预期至2040年所有可再生能源,含风能、太阳能、生质能、水力、地热,将占全球总发电容量的46%,其中风能与太阳能共占30%,而节能科技也将大有进展,使得已开发国家在2040年用电量可望少于2014年。

不过,即使如此,2040年时化石燃料仍将占全球发电容量的44%,这使得全球电力方面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至2040年会再增加13%。如果彭博预测成真,作为世界第一大碳排放国的中国应当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加速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生产与消费革命,保障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秦京午:资深能源评论员,原人民日报高级编辑。1951年出生,1977年冬参加高考,次年春入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专业学习,1982年获得文学学士,同年进入人民日报,并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5年获得法学硕士,参与创办人民日报海外版,负责地矿、能源、机械、环保、海洋、国土等领域报道。2011年底进入中国能源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