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能源发展前景仍看好

   2015-03-25 中国能源网
42
核心提示:近日重要的能源新闻主要有:一是3月16日公布中国2015年预算草案,投资领域能源占比较大,表明中国能源发展前景依然较好。二是3月

近日重要的能源新闻主要有:

一是3月16日公布中国2015年预算草案,投资领域能源占比较大,表明中国能源发展前景依然较好。

二是3月18日,秦皇岛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报收于482元/吨,本报告期(2015年3月11日至3月17日)比前一期下降了6元/吨,已连续第十期下降,已累计下跌了43元/吨。

三是国家能源局下达2015年新增光伏电站规模高达1780万千瓦,媒体推算中国当年有望成为世界光伏发电第一大国。

四是国际油价下跌,3月1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42美元,收于每桶43.46美元,为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43美元,收于每桶53.51美元。

2015年国家预算草案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增长15%。国家将多管齐下扩大有效投资,统筹各类财政性建设资金,鼓励引导社会资本,确保完成“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建设,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其中与能源相关的工程包括电力、油气重大网络工程、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工程。

在做大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与能源相关包括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同时要求统筹实施核电、水电、大型煤炭和煤电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产能过剩行业调整优化,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加强企业技术改造。继续推进煤炭行业脱困。加快煤、电输送通道和油气管网建设,积极发展水电,安全发展核电,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加大天然气开发利用力度,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坚持不懈推进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源头预防、过程监管、后果严惩,更加注重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严控能源消费总量和消耗强度。坚持节能减排预警调控,强化能源消耗强度控制,加强能源消费总量管理,严格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对雾霾严重地区、节能形势严峻地区和产能过剩行业严控高耗能项目,并实行煤炭减量或等量替代。继续组织实施重点节能工程和循环经济试点示范工程,大力推进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以上论述表明,国家重视中国能源建设,中国能源未来仍有较好发展前景。

3月16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15年光伏发电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2015年全国新增光伏电站建设规模为1780万千瓦,比今年2月份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征求意见稿规模提高了2.8GW。以此计算,中国将有望在今年底超越德国,成为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第一。

据分析,国家能源局再度提高对光伏的支持力度,部分原因是中国当前环境、雾霾的治理,需要在能源结构改变方面做出大的投入。2014年中国提出来光伏发电装机目标是14GW,但最终只完成了10.6GW。有专家分析是分布式光伏拖了后腿,国家能源局2014年将目标定为14GW,其中分布式8GW,地面电站6GW。最终,2014年全国并网发电容量10.6GW,完成原年度目标的76%。而政府一直力推的分布式光伏,仅完成26%。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院王斯成曾指出,分布式光伏实施存在七大问题:项目融资、贷款难、项目收益低、建筑不好选、合同能源管理交易存在风险、负荷存在长期稳定性问题、电网接入问题、项目备案问题等。特别是屋顶的分布式光伏,没有一个独立的产权证,建在人家屋顶,房子是谁的,产权就是谁的,这块目前的法律还是空白,需要高层重视尽快制订相关法规。

2014年新提出来的“光伏扶贫”,预计规模占8.4。光伏扶贫试点省区河北、山西、安徽、宁夏、青海和甘肃安排专门规模,用于光伏发电试点县的配套光伏电站建设,共安排1.5GW专门规模用于光伏扶贫,占总新增建设规模的8.4%,专家和市场方面对此持“谨慎的乐观”态度。

目前,中国光伏发电较大程度上依靠价格补贴,三类资源区分别执行每千瓦时0.9元、0.95元、1元的电价标准,电价超过当地火电脱硫标杆电价的部分来自于财政补贴,补贴的资金来源是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按照发电量进行电价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0.42元。《方案》指出,“鼓励结合生态治理、设施农业、渔业养殖、扶贫开发等合理配置项目”。这意味着,原先不享受政策的渔光互补、农业大棚等光伏项目也被纳入到享受电价政策的范围之内。这方面的发展值得期待。

近日在国际油价下跌时外电传出中国战略石油储备接近满仓,中国已暂停石油战略储备增长。外电还传说中国石油储备约为30至40天进口量,与90天石油进口量相距较大。由于中国在本轮原油价格下跌同时提高了炼油税进行对冲,预计中国石油需求增长速度会下降,相关企业对此应有所准备。

(秦京午:资深能源评论员,原人民日报高级编辑。1951年出生,1977年冬参加高考,次年春入南京师范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专业学习,1982年获得文学学士,同年进入人民日报,并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1985年获得法学硕士,参与创办人民日报海外版,负责地矿、能源、机械、环保、海洋、国土等领域报道。2011年底进入中国能源网。)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