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能源革命革谁的命

   2014-12-16 中国科学报
44
核心提示:能源革命,无疑是今年能源界最为热门的热词。自今年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首次提出能源革命的概念后,不同背景、不同专业、不同利

能源革命,无疑是今年能源界最为热门的热词。

自今年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首次提出“能源革命”的概念后,不同背景、不同专业、不同利益诉求的群体和个人就对“能源革命”展开了不同的阐释。

然而,纵观2014年,整个能源界并无真正称得上“革命”的事件,甚至连大快人心的改革都不多。虽然在年底爆出了电改新方案有望出台的消息,但改革能否有实质性进展、真正步入深水区,还有待政策落实。

“能源体制今年没有改革,明年应该会有。”能源学者林伯强这样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改革步入深水区

当然,能源领域今年并非毫无进展。

例如,业界期待已久的煤炭资源税改革“千呼万唤始出来”,自2014年12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煤炭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

林伯强认为,当前煤炭行业增速放缓,煤炭产能大幅过剩,煤炭价格急剧下跌,此时将煤炭资源税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恰逢其时。

同样“难产”多年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新方案也传出消息,已于今年8月修订完毕,即将出台。

可再生能源电价高,缺乏市场竞争力,必须依靠配额制将发展可再生能源规定为电力公司的法定义务,才能保障其发展。但是,作为《可再生能源法》的核心内容,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多年来一直未能强制实行。

“如果能够强制性实施,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确实是一个重大机遇。”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尤其在雾霾的倒逼机制下,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呼声越来越高。不过,风电标杆电价下调却又冷了风能界的心。

9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召开会议,拟将风电四类资源区标杆电价分别下调。一石激起千层浪,“风电刹车”的论调也随之而出。

实际上,风电电价调整的呼声由来已久,但在鼓励发展清洁能源,尤其是雾霾严重的当下,很少有人相信这样的论调会真的被接纳。

尤其让风能界人士不能接受的是,由于电力体制改革未有实质性进展,大面积弃风限电成为风能界难以言说的痛。

不过,11月初深圳输配电改革试点又再次燃起了人们对电改的希望。

据了解,此次深圳的输配电价改革,将改变现行电网依靠买电、卖电获取购销差价收入的盈利模式,电网运营成本将被合理确定,形成独立的输配电价。在独立输配电价体系建成后,还将积极推进发电侧和销售侧电价市场化,打破电网垄断电力销售的格局。

近日,多个消息称,新电改方案已经上报相关部门,有望年底出台。据悉,该方案将在深圳试点的基础上再进一步。

“预计真正能破除电网垄断的电改将在2015年实质性铺开。”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体制仍是绊脚石

实际上,今年上半年中央的两次重要会议都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我国正在加快能源市场化改革。

但在实际工作中,各种阻碍能源市场化改革的做法还处处存在:煤电矛盾、气荒、弃风、弃光、能源价格之争等问题长期困扰着能源行业,难以获得解决。

“这些问题背后都有体制原因,根本解决办法还是通过市场化的改革。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是能源市场化改革的意义所在。”国务院研究室综合司副司长范必强调。

归根结底,体制是改革最大的绊脚石。

范必指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重合的“双重体制”大大增加了改革的复杂性。改革之所以不彻底,就是受到复杂的体制框架和体制类型的限制,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改革方案很难推进。

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张国宝也指出:“我们的改革还没有完全市场化,能源领域仍然存在不少影响生产力发展的计划经济做法。”

而在能源改革中,多位专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均将电力作为未来改革的核心区。

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能源研究员陈卫东表示:“越来越多的能源正在通过转化为电送给消费者,但是现在电价扭曲,如果机制理不顺,其他的能源改革都不能解决问题。”

国务院参事徐锭明对“能源革命”的理解则直指垄断行业:“所谓能源革命,不改变主体地位,怎么能叫革命?”

反腐预示新改革

12月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因受贿罪一审判处无期徒刑。经查,刘铁男受贿事实几乎全部与滥用审批权有关。专家指出,此案的宣判代表着对“审批崩塌式腐败”的“零容忍”。

在刘铁男之后,还有多位国家能源局的官员在等待着审判。这些平时呼风唤雨却并不为老百姓所熟识的官员,也因为家中搜出多少现金、烧毁多少点钞机而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人物。

对能源界来说,这些人事变动着实令人牵肠挂肚:一些本来可以出台的政策,因为某官员的下马无限期推迟;一些本来无法出台的政策,却因为官员更换而重见天日。

人事即政治。能源领域亦是如此。

国家发改委在对刘铁男案进行剖析时,指出了自身在权力运行和监督中存在的问题:权力行使不够公开透明,缺乏社会监督,监督乏力,监督脱离业务,游离于权力运行之外,且多以事后监督为主,仅看流程和形式难以发现项目审批背后的权钱交易。

《人民日报》则指出,刘铁男腐败案的发生,折射出权力制约与监督的问题。

对刘铁男的审判也引发外媒关注。一些媒体分析认为,此举是中国领导人准备推行大刀阔斧能源改革的前奏。

《纽约时报》援引分析人士指出,刘铁男被宣判可能预示着习近平和其他中国领导人准备推行雄心勃勃的经济政策。因为此前人们普遍认为,官僚主义僵局是阻碍中国经济自由化的重要障碍。

无论如何,明年又是新的一年。正如林伯强所言,让我们期待2015。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