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国际油价连续走低 专家:对中国经济利大于弊

   2014-10-17 人民日报海外版
53
核心提示:10月16日,已连跌近4个月的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跌破每桶83美元。国际油价的持续走低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专家分析称,世界经济

10月16日,已连跌近4个月的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跌破每桶83美元。国际油价的持续走低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专家分析称,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美国原油产量大增、可替代能源发展迅速等都是油价走低的重要原因。

短期难有较好表现

石油被称为“经济的血液”,有关石油的任何话题都能激起市场的层层涟漪。据统计,今年下半年以来,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已累计下跌近25%。10月16日,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创出2010年12月以来的新低。

国际油价“跌跌不休”,市场各方“一片哀鸿”。日前,国际能源署将2014年原油需求预期从日均90万桶下调至日均70万桶。法国兴业银行则将2015年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预估从每桶103美元下调至每桶91美元;高盛基于欧佩克成员平衡预算的考虑预计布伦特原油价格会跌至每桶90美元;汇丰也在给客户的电子邮件中警告如果欧佩克成员国未能更广泛地承诺减产,布伦特原油价格不排除进一步下跌到每桶80美元左右。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国际油价短期内难以有较好的表现。“如果从较长时间的视角来观察国际原油均价及其走势不难发现,此次国际油价下跌属高位下挫,短期内或许有一定程度反弹回补,但是综合世界石油供求基本面等诸多因素来看,短期内难以出现大幅上涨的情况。”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多因素导致供强需弱

“黑色黄金”的价格缘何“连下楼梯”呢?专家认为,世界经济复苏缓慢、美国原油产量大增以及可替代能源比重的提高等诸多因素共同导致了近期石油市场“供强需弱”的格局。

10月7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下调了世界经济增长预期。IMF预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8%,较此前预期下降了0.2个百分点。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董秀成指出,国际油价和全球经济增长是一个正相关关系。如果整体经济形势欠佳、复苏态势不迅猛,就会引发消费需求下降等一系列传导效应,石油需求自然不如过去旺盛,国际油价就会承压走低。

牛犁则分析认为,除了经济基本面疲软,近期石油供求也发生了一些结构性变化。“从需求面看,欧洲、日本经济复苏乏力,部分新兴国家也在苦苦挣扎,国际市场对原油的需求不振。从供给面看,近期美国本土石油产量大增,减轻了对国际原油的依赖程度。需要注意的是,随着成本持续降低,核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不断普及以及页岩气、页岩油等潜在传统能源开采技术的突破都是国际原油市场的长期利空因素。”牛犁表示。

专家进一步指出,地缘政治及美元币值亦是分析国际油价时不可忽视的因素。“一方面,自去年底美国宣布退出量化宽松开始,美元便进入了升值周期,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的提高加大了油价下跌压力;另一方面,尽管中东局势始终动荡,但利比亚、伊拉克、沙特等产油国所面临的形势明显好于年初,‘伊斯兰国’等势力的干扰并没有严重影响原油产量。”牛犁说。

对中国经济利大于弊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能源资源性产品进口量增价跌。其中,进口原油2.3亿吨、增长8.3%,但进口均价下跌了1.4%。因此,尽管国际油价下跌往往伴随着世界经济的整体疲弱,但对于能源结构落后、石油对外依存度较高的中国而言,国际油价“连下楼梯”无疑利大于弊。

“据测算,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接近60%,国际油价的下跌无疑将节省我国相关外汇支出。”牛犁分析,在中国外贸结构持续优化的背景下,低价位的原油有利于石油进口,不仅可以用于长期战略储备、巩固中国能源安全,还可以为进一步平衡贸易赤字、改善贸易结构预留更多选择空间。

专家预计,国际原油价格走低还将大大减轻中国输入型通胀的压力。“目前,在我国的物流方式中,公路运输仍占有较大比重。高企的原油价格最终要由消费者买单,从而造成输入型通胀。按照我国成品油调价的新规则,国际油价的持续走低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物流成本,还将为中国市场经济活力的持续释放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牛犁表示。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