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节能增效是我国能源战略之首

   2018-02-28 亮报
51
核心提示:我国能源转型的目标,在于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转型进程可用四个革命概括:一是能源消费革

我国能源转型的目标,在于推进能源生产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转型进程可用“四个革命”概括:一是能源消费革命,由粗放、低效转向节约、高效;二是能源生产革命,由黑色、高碳转向绿色、低碳;三是能源体制革命;四是能源技术革命。

这其中,在低碳化、高效化道路上,节能增效成为支柱之一,甚至是我国能源战略之首。对于我国这样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短缺的国家,意义尤其重大。

节能作为能源安全、环境安全和气候安全的要素,是一个社会公民素质和国家现代化程度的体现;增效则是一个先进能源体系所追求的基本目标,我国能源发展也在从总量扩张转向提质增效。

另据国际能源署估算,要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2摄氏度控温目标,节能增效对碳减排的贡献率有望达40%。同样,要实现我国降低能源强度和排放强度的“双控”任务,节能增效也将贡献大头。

推进节能增效工作更好落实,可从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转变发展方式是根本。新常态是改善能源结构的机遇,要求我们从追求速度、贪多求大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率。如在城镇化进程中,必将增加个体能源消耗,“环境优先、节能高效”的原则下,可通过分布式低碳能源来满足需求,防止高碳能源增加,进一步加重已踩红线的环境负荷。

第二,调整产业结构是基础。“绿色低碳美丽”不是平面扩张发展就能实现的,而需新的增长点。我国高耗能产业现已饱和,新增长点要靠新产业、新动能来支撑。能源结构的绿色转型,特别是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就是其供给侧改革的特征之一。

第三,技术进步是重要依靠。估算显示,工信部推出的13种重点工业产品,年节能潜力可达3.3亿吨标准煤。再如,北京堵车导致的浪费约占本市GDP的7%,绿色出行呼声越来越高,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开始出现等,都说明了技术的重要性。具体到能源领域,可借助智慧能源互联网,将能源网络与信息、大数据技术等深度融合,智能电网和分布式低碳能源网络、储能技术等优化结合,由此提高能效。

第四,管理模式改革是关键。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固废减量和分类的资源化利用,是管理模式改革的体现之一。瑞典有研究称,99%垃圾都能变成资源。树立“垃圾就是资源”的理念,把低碳、智慧与无废相结合,我们也能造就一个朝阳产业,对节能减排意义深远。

第五,消费方式也要节能增效。我们目前的节能意识整体较缺乏,倡导健康的物质享受、丰富的精神追求,避免攀比奢华浪费之风,这一点很重要。我在巴黎参加气候大会时就发现,街头大多是小车,省油、排量小。相比之下,我国不少家庭更倾向大排量的豪华车,殊不知浪费了大量能源。在巴黎,买小排量车可享政府补贴,高排量则要缴税,用政策引导节能增效,这值得学习。 来源:《中国能源报》

(中国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