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武汉规划布局氢能产业 打造世界级新型氢能城市

   2018-01-22 中国新闻网
76
核心提示:1月19日,武汉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建议总体方案专家咨询会在被誉为中国车都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该市将以中国车都为核心,打

1月19日,“武汉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建议总体方案专家咨询会”在被誉为“中国车都”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该市将以“中国车都”为核心,打造“氢能汽车之都”、“世界级新型氢能城市”。

当天,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校长张清杰,“千人计划学者”、中国地质大学程寒松教授,清华大学教授、国际氢能协会副主席毛宗强等专家院士,为武汉氢能产业发展把脉。

据专家介绍,氢能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是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能量转化效率可以达到60%以上,远高于内燃机,且无燃烧,不排放有害尾气。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世界能源格局深度调整的大背景下,氢能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新型能源。

目前,一些先进国家已率先开始了燃料电池产业化。过去30年时间内,日本先后投入上千亿日元,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的基础科学研究、技术攻关和示范推广。近年来,丰田、本田、奔驰、通用、现代、福特、宝马等国际车厂纷纷推出燃料电池汽车计划,推出并研发了多个车型,以汽车为代表,氢能商业化正在加快推进。

中国在氢能商业化进程起步略晚,但已经成为国际最重要舞台。近年来,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工信部等多个部委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武汉工业基础雄厚,具备了从制氢、氢气的储存运输、核心零部件、下游应用端一套相对丰富的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链资源。作为中国汽车产业最聚集的区域,武汉开发区汽车产业正在从传统汽车产业向下一代汽车产业转型,并将发展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产业发展和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聚集了雄韬股份、东风汽车、南京金龙、武汉理工新能源、武汉众宇等一批企业,为武汉市打造世界级氢能汽车之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根据规划,武汉将立足本地产业根基,集聚中国和海外的优势资源,培育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性和国际竞争力的代表性企业,推出一批具有国内和国际产业界影响力的创新与创业领军人才,打造辐射全国影响国际的中部氢能与燃料电池创新密集区和产业中心区,逐步成为氢能汽车之都、世界级新型氢能城市。

规划显示,2018-2020年,武汉将以武汉开发区为核心,打造“世界级氢能汽车之都”,在研发层面,实现制储氢、膜电极、电堆、系统集成与控制等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制储氢基础设施层面,研究适宜长距离、大规模氢的储运技术,形成制、储、运氢的示范化应用,并建设国内领先的氢能产业园,聚集超过100家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年产值超过100亿元。在基础设施与示范推广层面,建设5—20座加氢站,在轮船、无人机、分布式发电等方面形成小规模氢能燃料电池示范应用,燃料电池公交车、通勤车、物流车等示范运行规模达到2000—3000辆。

到2025年,武汉将产生国际领先3-5家氢能企业,建成加氢站30-100座,形成相对完善的加氢配套基础设施,实现乘用车、公交、物流车及其它特种车辆总计1-3万辆的运行体量,氢能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年产值力争突破1000亿元,成为世界级新型氢能城市。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