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能源范式变化对行业发展影响深远

   2017-07-18 中国石油报
36
核心提示:近年来,全球能源转型的呼声与日俱增。转向哪里?如何转?新能源发展特别是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对传统化石能源产生哪

近年来,全球能源转型的呼声与日俱增。转向哪里?如何转?新能源发展特别是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崛起,对传统化石能源产生哪些影响?石油石化行业如何应对?记者就此采访了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政策发展研究室主任何继江。

记者:能源转型进程中哪些变化将对传统油气产业产生影响?

何继江:能源系统最关键的变化是范式变化,也就是整个规则都变了。过去能源产业关注的焦点是生产,通过生产端提高效率。现在面临两个重大的变化:一是未来人们选择能源,不是谁便宜买谁,而是谁环保买谁,即否决性的指标将要发生变化,这将是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二是基于资源的化石能源会越来越贵,而基于科技的可再生能源会越来越便宜。这是因为可再生能源的资源量是无限的,我们要做的是利用科技手段把能源捕捉起来,这是科技进步的事。

届时,收益很难来自于销售能源本身,而是来自于提供与能源相关的各种服务。以电力系统为例,如果未来出现电价非常便宜的情况,卖电的人本身可能挣不着钱,而为大家提供相关智能服务的人才可能挣钱。现在很多企业都还是在生产能源的供给端寻求变革,还没有想到能源范式已经变化,也就是整个规则都变了。

从这个角度说,对化石能源行业造成根本性影响的,还不是新能源汽车而是《巴黎协定》。按照《巴黎协定》确定的2摄氏度目标,全球碳排放总量上限约1万亿吨碳。截至2011年,已经用掉了大约52%的碳预算,2040年至2045年就有可能超支。按照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的研究,2摄氏度目标需要207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即人类植树造林等碳汇量与人类活动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互相抵消。这意味着净零排放之时,化石能源将不再能够被规模化使用。

记者: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发展会对未来油气消费产生多大的影响?

何继江:2015年,全球电动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00万辆,我国以20.7万辆电动汽车销售量领跑全球。根据国家规划估算,到2020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预计替代约900万吨成品油;到203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1亿辆,替代汽油5700万吨;到2040年,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3亿辆,替代汽油1.7亿吨。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原则上不再核准新建传统燃油汽车生产企业”。

在电动汽车大规模替代燃油汽车的变革背景下,石油消费需求将会持续缩减。石器时代的结束并非是因为石头开采完了,同样,油气时代的结束也并非是因为石油开采殆尽,而是可再生能源技术与零排放汽车技术使世界形成了全新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格局。

记者:在低碳转型的大趋势下,油气行业应该如何转型?

何继江:油气行业与替代能源的最终较量,或者说油气行业转型,取决于几个方面。

一是天然气能否成为主体能源。天然气比石油更清洁、更低碳,而且燃气电厂和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的调峰能力是后煤电时代所需要的。因此,天然气有可能成为通向零碳能源时代的过渡能源。

二是充分利用在地热领域的优势。油气行业在可再生能源领域最有优势的是地热。丰富的石油勘探经验使油气行业熟悉地下几千米的地层情况,对地热资源掌握得更多,钻井技术、回灌技术、取热不取水技术对于石油行业而言都不是太大的技术障碍。油气行业开拓地热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可以从过去单一的能源生产商转变为能源运营商,其收益可以长期化。但油气行业搞地热也要克服几个明显的难题:一是地热供热投资规模和收益规模都较小,难以消化目前巨大的技术资产和人员队伍的转型压力。二是地热供热一年收费时间也就三四个月,更多时间无事可做。三是油气行业对热力系统的建设,以及能源运营商的管理运作模式都尚待积累经验。

三是必须要关注风电光伏。从能源生产端,进入风电光伏领域是非常有必要的。油气企业把海上油田的开拓技术转化一些用于海上风电建设,是有一定竞争力。光伏未来将是人类社会的主体能源,更不能轻视。道达尔石油公司已经逐步在其欧洲和非洲的加油站安装光伏。

四是转型为交通用能的清洁能源供应商。在能源消费端,油气行业要考虑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燃料电池汽车加氢服务,储能行业也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机会。这样油气行业仍然是交通能源的供应商,除供油供气以外,还能供电供氢等。

五是广义的汽车后服务。汽车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能源供给意外,还有很多样的汽车服务需求。比如旅游者的旅游综合服务、一站式服务,电动汽车租赁业务也可能有很大的机遇。不过在这些方面,油气企业要提升相关的技术、管理能力和企业文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