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院长、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黄晓勇教授主编、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世界能源蓝皮书:世界能源发展报告(2017)》6月26日在京发布。今年蓝皮书的一大亮点是以“天然气人民币战略”为题推出了一个专题篇,深入探讨了天然气人民币战略实施的可行性和实施路径。
黄晓勇教授在新书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中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煤炭消费增速放缓,且从2014年出现绝对消费量首次下降,但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仍高达62%。在产业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等目标指引下,尽管近年我国天然气消费增长快于一次能源消费增速,但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的比例仍仅为6%左右,为全球平均水平约24%的1/4。我国化石能源内部结构仍然非常不合理。
黄晓勇还表示,随着全球天然气供给的过剩和需求的增长,未来20年内,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市场在全球天然气需求市场中的比重将会从目前的32%上升至50%。由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天然气需求迅猛增长,以及中国可观的天然气生产量和多元化的进口渠道,在中国建立东北亚区域性的天然气交易中心的设想具备了现实可能性。同时,近十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经济影响力的进一步提升,人民币也逐步从区域货币演化成世界货币。如何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综合考虑目前各项因素,有理由充分相信,天然气或可成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最佳载体。通过建立“天然气人民币”体系,将有力地维护我国的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
蓝皮书指出,正是在石油时代,美国确立了“石油美元”这一政治经济金融体制,凭借这一体制美国攫取了大量的利益。目前,全球能源正从石油向天然气转型。恰恰也是在这个阶段,全球政治经济体系经历着剧烈的变革。相比于石油,中美在天然气领域的规则竞争刚刚开始。目前来看,中国有可能利用特殊的地缘优势掌握先机,利用亚洲在天然气消费方面的独特性,以及与天然气生产国良好的政治关系,创建区域性的、以人民币为结算和计价货币的天然气交易机制,不仅进一步夯实人民币的国际化,也可推动中国引领的“一带一路”发展。
据介绍,本年度世界能源蓝皮书总报告部分对2016年世界能源的基本形势,以及石油、天然气、煤炭、新能源和电力的供给、需求、价格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梳理,对影响国际能源市场的重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2017年国际能源市场走向和中国能源形势进行了深入阐述。
在此基础上,今年蓝皮书将重点放在专题篇“天然气人民币战略”上,提出国际天然气定价必将脱离与石油挂钩的机制,具有独立的运营系统。中国有条件、有必要利用当前的有利时机在国内建成国际天然气交易中心,并且逐步推广运行天然气人民币体系,以此维护中国能源安全和金融安全,提升东北亚地区在全球天然气市场定价的话语权。今年蓝皮书的“热点篇”中主要围绕“中国油气企业向海外发展”、“全球化石燃料政策与改革”和“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三个问题,进行了聚焦式的深入讨论。
蓝皮书发布会上,与会专家对天然气人民币概念产生了浓厚兴趣,并从多个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