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用“生态能源”塑造世界的中国情怀

   2015-04-13 中国石化报环球周刊
67
核心提示:编者按:过去十几年中,世界能源市场正悄然发生变化,我国能源需求增量占世界能源需求总增量已达50%。世界能源需求格局向新兴经

编者按:过去十几年中,世界能源市场正悄然发生变化,我国能源需求增量占世界能源需求总增量已达50%。世界能源需求格局向新兴经济体和亚太地区转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在世界能源研究中的地位愈发凸显。

放眼全球,随着世界能源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美欧等主要经济体都提出了促进能源转型的具体要求。而立足脚下,在推动能源改革的过程中,如何让我国的能源发展更好地适应世界潮流,甚至推动世界能源发展?怎样通过构建更合理的能源对外合作机制,更好地提升全球社会发展?

3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发布《世界能源中国展望(2014~2015)》(本文简称《展望》),讨论了未来我国能源发展对世界能源格局不可或缺的重要影响,以及在新形势下进行国际能源合作的希望。本版撷取其中亮点,以飨读者。

1.全球能源需求增长总体趋缓,油价短期难回100美元/桶

从中长期看,全球能源需求增长相对平稳。《展望》认为,2025~2030年,通过经济结构转型和政策引导,全球能源需求年均增长率将由目前的2%降低至1%。欧洲、北美、日本和韩国的能源需求趋于稳定或下降,今后几年新增能源需求主要集中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印度和东南亚地区)、非洲、西亚和拉美地区。到2030年,印度、东南亚和西亚将成为全球能源需求的新引擎。

对于2014年下半年的油价暴跌,《展望》认为本轮国际油价大幅下滑的主因在于供过于求,新增供应(200万桶)主要来自美国、利比亚及伊拉克,而新增需求疲软。

本轮国际油价大幅波动不仅是国际石油供需总量失衡的反映,而且是全球石油需求转型、东移、供应多元和多中心化,美国致密油产量大幅提升的直接结果,预示着国际油气新格局和游戏新规则的开始。

《展望》预计,今后几年内由于供需结构的变迁,国际油价难回100美元/桶以上,从而冲击着此前关于国际油价在100美元/桶以上高位震荡的判断和各国制定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是影响2015年及以后各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因素。

受国际石油价格下跌的影响,全球各地区天然气价格也随之下跌。2014年全球油气勘探与生产开支规模预计为6795亿美元,比2013年增长5.8%。但是受2014年下半年油价下跌等因素的影响,2015年的勘探与生产开支下降至6194亿美元,下降8.8%。北美地区下降14.1%,至1683亿美元,北美以外地区下降6.7%,至4510亿美元。

2.我国能源供需增长依然强劲,煤炭产业高峰后经历阵痛

2020年前我国能源供需增长依然强劲,2020年后增长缓慢。《展望》预计,2014年我国能源需求和供应比上年增长2.92%和2.59%,为27.14亿吨油当量和24.30亿吨油当量。2015年,在天然气需求增长、核电项目相继投产和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需求的带动下,我国能源需求将达到28亿吨油当量,而能源供应为24.97亿吨油当量。

“十三五”时期受系列新政推动,能源需求年均增速为3.79%,到2020年时能源需求达到33.73亿吨油当量,能源供应达到28.55亿吨油当量;但2020~2030年,能源供需年均增长速度下降1%左右,进入缓慢增长期。

2014年,我国煤炭需求增长0.4%,达到24.85亿吨标准煤;国内煤炭供应增长0.37%,达到25.8亿吨标准煤。《展望》预计,“十三五”期间煤炭需求增速较2014年和2015年有所回升,会在2020年进入煤炭供需的高峰平台,达到27.50亿吨标准煤,此后煤炭需求和供应年均增长可能为负数,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稳步下降。到2020年,我国煤炭在能源供应中的比例可能由目前的65.69%下降到60%以下,2030年下降到50%左右。

《展望》团队首席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徐小杰在发布会上表示,在能源结构中下降到50%的门槛以下,体现减煤占比的标志性效果。这对于我国煤炭产业来说是自我革命性的阵痛,但却是能源转型的要求和必然趋势。

(注:1吨油当量约为1.426吨标准煤)

3.我国石油需求增速平稳,天然气需求呈两位数增长

2014年,我国石油需求为5.08亿吨,石油供应为2.1亿吨;2015年,石油需求达到5.17亿吨,石油供应维持在2.1亿吨。

徐小杰表示,未来得益于电动车、天然气汽车、生物燃料等石油替代和节油措施的推进,燃油和化石能源存在2亿~3亿吨的替代空间,不过这仍需要通过加大市场技术政策的研究力度和政策之间的融合来实现。

《展望》预测,“十三五”期间石油需求年均增速为1.67%,2020年达到5.62亿吨;石油供应预计年均增长1.12%,2020年为2.22亿吨;2030年石油需求和供应分别为6.36亿吨和2.5亿吨。

相较于石油需求的“稳增长”,天然气需求将呈两位数增长。《展望》预测,2015年我国天然气需求受到国内天然气产量和进口量双推动,有可能达到2304亿立方米,而国内产量增长18.32%,达到1550亿立方米。“十三五”期间,天然气需求年均增速将为11.21%,2020年天然气需求为3918亿立方米,而国内天然气产量为2450亿立方米。其中页岩气、煤层气等非常规天然气将逐步发挥作用。

2020~2030年天然气需求增速下降到5%左右,2030年天然气需求为5934亿立方米;2020~2030年国内天然气产量年均增速下降到4.21%,203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预计为3700亿立方米。

徐小杰认为,未来政策的重点将从目前强调的“油气并举”进一步向“稳油增气”的方向发展,加大天然气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气价改革和市场化力度,提升我国的天然气利用程度。

4.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超越石油,我国碳排放目标可提前实现

2014年11月在北京发布的《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宣布,我国计划在203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将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提升到20%,这对节能减排提出新的挑战。《展望》认为,我国可再生能源需求占比2020年后可超越石油,承诺的碳排放目标能提前实现。

非化石能源的发展是结构优化的重要体现。近年我国可再生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尤其是非水现代可再生能源增长明显。201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需求增长达15.66%,达到2.67亿吨油当量。

《展望》预计,2015年可再生能源需求缓增至2.79亿吨油当量,2020年进一步提升到3.97亿吨油当量,在能源需求结构占比达11.78%;2025年和2030年继续提高到4.48亿吨油当量和5.30亿吨油当量。如果考虑地热取暖和生物燃料,2014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12%,2020年为16.3%,与石油需求占比比肩,之后将超越石油占比,2030年在能源结构中占比近21%。

《展望》认为,在“生态能源新战略”情景下,我国承诺的碳排放目标可提前实现。2015年我国化石能源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近80亿吨,2020年达到91.74亿吨。之后随着能源需求增长放缓,特别是在煤炭需求增长走向峰值后,碳排放的缓增趋势更明显,到2025年碳排放总量可控制在95亿吨以内,2030年前形成峰值,提前兑现中国的对外减排承诺。

徐小杰表示,这一展望与我国的政策因素密不可分,包括2013年下半年后国家公布的一系列强制政策(《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能源行业大气污染治理方案》《火力发电大气污染排放标准》等)。这些措施将带来系列技术进步、体制改革压力和能源效率的提升,推动2020年后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增长趋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