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能源专家解读近期“气荒”现象 能否保障群众供暖

   2017-12-18 新华社
46
核心提示:最近气荒问题广受关注,有人认为民用煤改气导致天然气需求暴增。今年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

最近“气荒”问题广受关注,有人认为民用“煤改气”导致天然气需求暴增。今年天然气供不应求的原因是什么?应如何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

清华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原热能工程系主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姚强16日就相关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

“今年天然气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是需求侧超预期规模的增长和供应侧始料未及的减少造成的。”姚强说。

他介绍,今年1至10月,全国天然气消费量186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7%。其中,城市燃气增长10.1%,工业增长22.7%,发电增长27.5%,化工增长18.2%。

民用“煤改气”贡献了多少?他说,据统计,“2+26”城市实际有319万户完成了“煤改气”,加上集中供暖锅炉改气,预计采暖季将新增天然气需求量50亿立方米左右。平摊到四个月的供暖季,即日均需求增量约4200万立方米。

他表示,从今年总的需求增量看,12月全国日均用气量为8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20%左右,即日均需求增加1.3亿立方米。可见,“煤改气”部分仅占30%左右。

在天然气需求不断攀升的同时,天然气供给却出现了一些问题。

他介绍,首先,计划中的海外资源纷纷“掉链子”。原定于2017年投运的中石化天津LNG接收站无法按计划投产,减少日供应能力2000至3000万立方米;中亚气相比合同计划供应量减少了4000至5000万立方米/日,使新投运的陕京四线无法发挥作用,导致供应短缺,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

他推断,如果供应侧不出问题,民用“煤改气”的用量是完全可以满足的。

出现天然气供应短缺时,基本的政策应该是“压非保民”,即压低非民用气,保障民用气。

姚强指出,实际上,很多地方未能及时制定严格、详细、能落地的“压非保民”措施,未能将增加的用气量用于民用,而是给了工业。有的还出现了一些不正常情况,如由于民用气和非民用气价格双轨制,一些燃气公司打着民用气的名义申请到更多天然气,却将低价购得的民用气销售给出价更高的非民用使用,赚取差价,从中牟利,使本该保障民生的天然气供给更加紧缺。

“综合分析,‘气短’现象应该是暂时的,国家各方面正在努力增加天然气供应,同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相信民用天然气的供应可以得到保障。”他说。

这会不会影响清洁取暖推进?他表示,应坚定不移地继续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在有条件的地区继续实施“煤改气”“煤改电”。

他分析指出,“煤改气”是指将散烧煤改气,并不是所有的煤都要改用天然气。民用散煤的“煤改气”“煤改电”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

其次,民用散煤确实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雾霾,发达国家治霾经验之一就是使用清洁能源。清洁取暖符合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实际。从今年环境质量看,“2+26”城市11月PM2.5浓度同比下降37%,改善程度前所未有,“煤改气”“煤改电”的贡献功不可没。

此外,民用散煤无法有效治理,替代是最佳途径,无法替代的也要采用清洁煤。

他建议,对天然气供应和消费的特性要加强分析,加强统筹规划,提前安排好供气,有序推进。在“煤改气”“煤改电”设施没有完工的地方,原有的燃煤取暖设施也不能拆除,同时对于可能出现的天然气供应问题应做好预案,保障群众供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