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钢铁、煤炭、煤电去产能战役有望提前收官

   2017-12-15 中国网财经
55
核心提示:记者多方了解到,2017年我国钢铁、煤炭、煤电行业去产能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这意味着,前两年全国退出煤炭、钢铁产能已分别

记者多方了解到,2017年我国钢铁、煤炭、煤电行业去产能均提前超额完成全年目标,这意味着,前两年全国退出煤炭、钢铁产能已分别超过4.4亿吨和1.15亿吨,逼近“十三五”目标上限,2018年有望完成或提前完成去产能任务。

但值得注意的是,去产能还面临着部分地区供给不平衡、职工安置难度大、僵尸企业及资产债务处置困难等系列问题。

在此之下,2018年将是成果巩固期,防止产能反弹的同时,提高供给质量成为主攻方向,将实施新的产能置换政策,资产、债务处置具体政策措施也在拟定中。

此外,伴随高盈利延续和资产及债务处置的加速,明年去杠杆的力度将全面超过今年。

2016年2月,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钢铁行业、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一场声势浩大的去产能战役正式打响。其中,2016年的目标为2.5亿吨,最后实际完成2.9亿吨,而2017年要退出1.5亿吨以上,到10月已经提前完成,目前来看实际完成数量也将高于目标值。

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介绍,今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将从2015年的1.08万处进一步减少到7000处左右。我国于2016年提出的用3年至5年时间,煤炭产能再退出5亿吨左右、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的任务有望在2018年基本完成,或有可能提前完成。

工信部原材料司钢铁处处长徐文立表示,2017年是钢铁去产能的攻坚之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是钢铁去产能5000万吨,目前已经超额完成,而去年完成了6500万吨的钢铁去产能。“十三五”的前两年,钢铁完成去产能已超过1.15亿吨,而“十三五”期间钢铁去产能的总体目标是1亿-1.5亿吨,距离上限目标还剩几千万吨的规模。

而今年才加入国家去产能序列的煤电,计划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前三季度,全国已淘汰关停落后煤电机组约240万千瓦,加上停缓建产能,完成了全年目标。

不过,去产能还面临一些挑战。据了解,随着关闭退出落后产能,煤炭产业布局发生了很大变化,原煤生产逐步向资源条件好、竞争能力强的地区集中,部分地区供给不平衡的问题开始显现,对资源品种、运力配置提出新的挑战。“全国煤炭产能过剩与区域供给不足的矛盾不容忽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介绍说。

南华期货研究所研究报告认为,未来煤炭行业提高供给质量将成主攻方向。今后一段时间将是“煤炭产能有增有去,先进产能有序增,落后产能有序去”的格局。在结构性去产能格局下,动力煤价格或将维持高位或窄幅震荡,再次出现大涨大跌的可能性较低。《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事实上,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各方的协调下,煤炭的减量置换政策力度加大,预计2018年将进一步加码。

钢铁去产能也有类似情况。徐文立表示,2018年要继续做好钢铁去产能工作,精准施策,抓好重点地区的去产能,巩固好取缔“地条钢”的成果,严控新增产能,防止产能反弹。

此外,人员安置和债务处理的问题也将是明年的重点。姜智敏表示,煤矿所在地多为产业单一,可转产项目少,社会吸纳剩余劳动力弱,国有企业去产能职工安置多以内部转岗为主,通过创新创业渠道解决职工再就业的比例还有待提高。同时,煤矿移交任务重,涉及多方利益,推进难度大,推进进度缓慢。此外,一些地方由于“僵尸企业”成因复杂、历史遗留问题多,处置难度大,主动处置的积极性不高。资产债务方面的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银监会拟定了去产能中债权债务处置意见,对债转股、破产清算、债务重组等提出了一些要求,目前仍在征求意见和讨论中。而财政部也酝酿出台涉及去产能中资产处置的相关文件。

徐文立也透露,2018年工信部、发改委和相关单位将总结和推广各地区在职工安置、转型升级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切实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的工作,确保社会稳定,防范金融风险。

兴业研究分析师秦源认为,随着破产重整、僵尸企业处置的案例增多,经验累积,预计2018年钢铁行业去杠杆的力度将全面超过2017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