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目前,国际油价已经低位震荡一年。其背后可能预示的世界能源结构革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全球新能源对石油的替代正在加速进行。以风能、光伏和地热技术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得到较大发展。统计数据显示,仅美国2014年在风能、太阳能与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就高达2500亿美元。过去5年来,美国可再生能源的年均销售额上升了49%,而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的销售额仅上升9.4个百分点。美国2013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攀升至创纪录的252万千瓦时,石油发电量降至1300万千瓦时,较2003年的水平下降88%。从发展趋势看,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持续发展将会使其生产成本不断降低,世界经济对石油的需求也将不断下降。
其次,全球的供需结构继续出现深刻变化,发达国家的能源需求已出现结构性减少趋势。从美国国内能源消耗格局来看,美国消费者日益青睐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乃至汽油中掺入10%左右的乙醇等,更为重要的是,美国GDP增长的能耗指数近年来持续下降。美国每形成10亿美元的GDP,日消耗原油为1178桶,与20年前的1760桶相比,降幅高达33%。《2035年BP能源展望》提出,从历史上看,整个大局一直是东方产油、西方消费。但是在以后的许多年里,石油消费重心很可能逐渐从西方转移到东方,其驱动力是美国对油生产的紧缩,以及东方的新兴国家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尤其是中国和印度。美洲油气供需领域正在实现一体化,欧盟能源结构改革速度加快,中国和印度等能源结构正在加速调整。
最后,全球减排推动各主要大国能源效率不断提高。2014年6月美国政府要求电力部门在2005年基础上到2030年实现减排30%,减排量相当于美国家庭电力消耗年排放的一半;通过提高能效和削减电力需求降低8%左右的电力使用成本;欧盟把限制全球气候变暖、减排、提高能效、推广可再生能源等多个目标统统纳入在2007年提出的一揽子措施中,旨在“把欧洲改造成能源效率高、二氧化碳排放低的经济,催生一个新的工业革命”。欧盟各国领导人在2007年承诺推动欧盟的低碳发展,制定了2020年低碳发展的规划目标,包括2020年欧盟整体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比1990年下降20%,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的比重提高至20%,能源效率提高20%,统称“20—20—20方案”。这一方案在2009年成为了欧盟法律。
自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主要工业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经历过从传统柴薪能源到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再到石油和天然气逐渐占据主导。历史地来看,古代的强大帝国都能对能源资源充分利用,例如古埃及对尼罗河水的利用,罗马帝国对奴隶的利用,蒙古帝国对马匹的利用等。高效率地组织和应用能源资源可以使帝国从全国向政治经济中心大量转移“能量剩余”,从而使文明得以发展繁荣。近代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大大促进了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远洋船只不断改进了对风能的利用,使西方殖民主义势力遍布全球。但最终打破欧洲国际关系平衡的是英国对煤炭的利用,以及为采掘煤矿而发明的蒸汽机。尽管18世纪中叶石油就被开发出来,但只是在内燃机发明和大量被应用于交通和工业中后,最有效利用石油的美国才成为了世界体系的霸主。在1913年,美国基于石油等的现代燃料的能源消费量,等于英国、德国、法国、俄国和奥匈帝国的总消费量。苏联崛起时由于国土辽阔,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严密的国家控制,因此能战胜德国并且与美国冷战对峙近半个世纪。但是,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导致能源应用效率低下,能源应用技术停滞,最终使苏联的继任者俄罗斯演变为能源出口的依赖国,其全球影响力也随之下降。如果前面对能源革命的判断是正确的,它将导致国际权势结构重新洗牌。
全球正在经历从传统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过渡的转折点。低油价不仅影响各国经济政治,影响地缘经济,更加预示着能源结构大调整时代到来。每一次重大能源结构调整,都会带来“标志性权力资源种类”的变革,都会有赢家和输家。如上所述,本轮能源格局结构性革命的赢家也必然是新能源革命的领跑者,输家则是传统的资源输出国。(作者:于宏源,为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公共政策所副所长,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