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公司的组建,首先,体现了国家意志,国家有意识地把能源央企实力做强,有利于国家对能源领域的管控。其次,国企改革的大方向很明确,就是要做强做优做大。不管具体是采用混合所有制、改善资本结构,还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还是合并重组,目标都是这“三做”。两大能源央企优势互补,使自身实力更强了,对国民经济的支撑能力也更强了。第三,从国际上看,央企走向世界,特别是实践“一带一路”倡议,能源是其中的重头戏。两大能源央企合并重组,成为国际上的巨无霸,更有利于代表中国跟跨国公司竞争,也更有利于“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能源与电力经济研究咨询中心主任 曾鸣
近日,由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的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家能投)在京正式挂牌,舆论热议多时的“国家能投”猜想最终落地。这起2003年国资委成立以来最大的央企合并案,留给国资系统、能源行业和资本市场太多的想象空间。
着眼国家能源体系构建
此前,国电与神华两家上市公司6月4日因“拟筹划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项”而双双停牌,首度引发资本市场对于两家央企巨头合并重组的猜想;其后的两个多月内,正式非正式的相关消息不断披露;至8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网站发布消息,首度官方正式确认两家合并。
但重组后的新公司名称,并非如媒体猜测的那样,是继2014年底南北车合并的“中国神车”、2015年宝武合并的“中国神钢”、2016年五矿中冶重组的“中国神矿”后,理所当然的“中国神电”,而是全新的国家能投。
新公司名称“不带电”,显而易见,顶层设计并不局限于对原有五大发电集团进行电力格局重置,而是着眼于更宏观的国家能源体系建构。毕竟,今年3月间,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就曾表示,年内要深入推动央企重组,尤其在钢铁、煤炭、重型装备、火电等领域。按照国资委的设想,未来央企将主要分为实体产业集团、投资公司和运营公司三类。
国家能投正对应了其中的投资公司。在成立大会上,国家能投董事长乔保平对集团的定位也是,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力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综合能源集团。
至此,国家能投成为第5家冠以“国家”字头的央企,央企数量也从最初的196家减至98家。
神华为母公司合并国电
事实上,自国务院国资委确认至国家能投挂牌,其间两个多月,神华、国电两家基本上仍是各自运转。除两家体量巨大,牵涉各管理层级、各业务单元短时间内如何对接等繁杂事务外,领导班子尚未配备到位,是最关键一环。
这期间,谁合并谁,一把手出自谁家、抑或空降,对于此类敏感问题,记者接触到的无论神华还是国电人士,均三缄其口。
最终谜底在国家能投成立大会上,由中组部副部长高选民揭晓:任命乔保平任国家能投董事长、党组书记;凌文任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
此前,现年62岁的乔保平为国电集团董事长;现年54岁的凌文为神华集团总经理。在新成立的国家能投11人领导班子中,来自国电的有5位,来自神华的有6位,比重大致相当。
而具体重组路径,也由两家旗下上市公司于稍早前披露:体量更大的神华作为重组后的母公司,吸收合并国电。
重组后资产规模将超1.8万亿
对于国电与神华合并重组的总体评价,肖亚庆的说法:“是我们中央企业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重组。两家企业重组后,资产总额超过了1.8万亿元,净资产也超过了6600亿元;发电装机近2.3亿千瓦,营业总收入静态地看超过了4300亿元;在煤炭产销量、发电装机总量、煤制油化工产量、风电发电等领域将居世界第一。”他更评价合并前的两家:神华集团是以煤为基础,煤、电、路、港、航一体化发展的综合性大型能源集团,在智慧矿山、现代化煤化工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国电是五大发电集团之一,其风电总装机居世界第一,在火电超低排放、脱硫脱硝等领域,技术优势十分明显。
在此基础上的重组,能否收获1+1大于等于2的效果?
凌文在近期的一篇署名文章中强调,这是国家产业战略性重组的重大举措,不是单纯的同类项合并,不是做物理拼盘,需要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产生化学反应和协同效应;需要通过重组改革,把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他在“十九大”期间向媒体表示,重组合并后的新公司会成为中国最大的一次能源生产公司和二次能源生产公司,“煤和电的产量均占全国总产量15%左右,在我们国家能源供应和保障中具有重要地位。”
重组后的国家能投资产规模超过1.8万亿元,拥有33万名员工、8家科研院所、6家科技企业。除拥有四项世界第一外,还形成煤炭、常规能源发电、新能源、交通运输、煤化工、产业科技、节能环保、产业金融等8大业务板块,其产业链整合度和上下游衔接度在五大发电集团中绝无仅有,为破解由来已久的煤电矛盾趟出一条新路。
华创证券电力新能源分析师王秀强日前分析:“煤电一体化整合后,国家能投在火电板块的规模和成本方面将具有明显优势,势必打破原有五大发电集团的产业格局,推动能源行业的进一步整合重组。”
12月25日,中国人民大学国企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锦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目前央企拥有发电业务的能源类企业共有12家,相对于5家钢铁、2家煤炭的数量要高,“提升行业集中度成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途径。”而随着五大发电集团在火电等领域竞争日益加剧,重复建设、同质化竞争、内耗严重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国家能投此次业内重组整合,“是解决同质竞争、化解过剩产能的需要”。
而国家能投“第一次出手”即不同凡响——11月9日,在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见证下,国家能投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州政府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约定双方将在美国西弗州及周边地区开展页岩气全产业链合作,初步估算20年内总投资837亿美元,这是此次两国元首外交逾2500亿美元经贸大单中最大一笔,也是迄今为止中美两国能源领域最大合作项目。
能源央企重组整合就此开启
在国务院国资委表态深入推动重化工领域央企重组大背景下,所有受访者都认为,即使在国家能投这一体量级别上,它也远非终点;央企合并重组,仍在路上。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10月份发表题为《国家能投:此投已非彼投》的分析文章指出,任何行业都遵循一个投资规律:一旦出现巨头,其他企业都会不由自主地随之变化,它们或者跟随巨头,或者形成新的巨头,直到行业重新平衡。“如果按照这个规律,国家能投等于打破了煤炭、电力、新能源等诸多领域的平衡,能源央企的重组整合将因此开启。”
李锦也持相同观点。至于下一个是谁,他预测,“国家能投成立了,国家金属矿产投资集团还远吗?”他所指,即现在的五矿集团,“圈进几家”金属矿产类央企,组建新的“国矿投”。
跟李锦的“预测版”相对,舆论目前最关注的“现实版”是,五大发电集团中最年轻的国家电投与此前最大的华能集团的实际接触——今年年中国家电投工作会上,国家电投董事长王炳华透露,两家就合并事宜“还在推进当中,大家都有意在往一起想”。
如这一“现实版”合并成功,将涉及资产超过1.88万亿元,电力装机容量约2.83亿千瓦,规模势将超过国家能投。“大戏在后头,静观其变。”王炳华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