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阿尔法狗战胜诸多人类顶级围棋高手,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人工智能,立即成为舆论和高科技界的热闹关注话题,也成为各国产业竞争的“制高点”之一,中国百度李彦宏及其同事所著的《智能革命》一书由中信出版社出版,值得关注人工智能或有志于此的人阅读参考。
据李彦宏自述,李彦宏和陆奇曾有一次谈话,他们忽然意识到沉寂许久的人工智能逐渐苏醒了。许多人工智能的方法,在搜索引擎上开始工作了。海量的数据,越来越强的计算能力,越来越低的计算成本,一起成就了人工智能迅猛增长。而百度试图描绘并解释这一现象,并试图在这一潮流中有所作为,这或许就是李彦宏及其同事创作《智能革命》一书的初衷。
李彦宏认为,人类历史上的历次技术创新与技术革命,都带来了人类感知和认知能力的不断提升,从而使人类知道更多,做到更多,体验更多。以此为标准,李彦宏在本书中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堪比任何一次技术革命的伟大变革,并且明确提出,在技术与人的关系上,智能革命不同于前几次技术革命,不是人去适应机器,而是机器主动来学习和适应人类,并同人类一起学习和创新这个世界。
大数据是智能社会运转的根本动力和燃料。搜索引擎公司,由于对数据资源的获取和使用类似深度学习的商业模式,也与大数据—深度学习—提取模式—创造用户价值这一研发文化相匹配,使其天然具备了人工智能的基因。该书从硬件集群、计算能力、大数据资源、人工智能文化等方面提出了智能化的基本标准,并且从制造业升级、金融革新、无人驾驶、管理革命、智能生活等多个维度,描绘即将到来的智能社会,反思人类即将面临的种种挑战。《智能革命》对人工智能这一前沿领域进行最新思考,描绘了即将到来的智能社会,并反思人类即将面临的种种挑战。
在李彦宏为该书亲自作的序中介绍,从纵向发展来说,业界通常把人工智能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弱人工智能;第二阶段,强人工智能;第三阶段,超人工智能。但李彦宏认为,即使强人工智能到来,机器也不能统治人类。
李彦宏认为自己比比大多数人都更保守一些,他表示人工智能很可能连强人工智能都到不了。未来,机器可以无限接近人的能力,但是永远无法超越人的能力。这与许多专家学者相对立。
李彦宏在书中不仅指出人工智能为主角的新技术变革已经到来,还以28万字的篇幅详细讲述了人工智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变迁,描绘了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图景。
《智能革命》还站在大国综合实力博弈的角度提出人工智能将是衡量国家力量的“软实力”,并且从制造业升级、金融革新、无人驾驶、管理革命等多个纬度提出了智能化解决方案,涵盖了人工智能发展已经涉足和颇具前景的主要领域,进而对中国各行业应对智能化转型提供指引。
值得一提的是,《智能革命》认为亟待转型升级的传统企业当下首要解决的就是技术潮流初起时的标准问题。该书从硬件集群、计算能力、大数据资源、人工智能文化等方面提出了人工智能的标准化概念。
本书还面向公众畅想了智能社会中的一大亮点:未来人和机器之间的沟通可能完全基于自然语言。使用者不需要掌握专有的智能机器使用程序,只要通过正常语音交流即可操纵机器。而随着人工智能翻译的发展,操不同语言的人可以不需要通过专门翻译人才而自由交流。
何为人工智能?著名的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尼尔逊教授对人工智能下了这样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而另一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这些说法反映了人工智能学科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即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研究如何让计算机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胜任的工作。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学科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被称为世界三大尖端技术之一(空间技术、能源技术、人工智能)。也被认为是二十一世纪三大尖端技术(基因工程、纳米科学、人工智能)之一。由此可见人工智能在科技界的重要地位。
作家刘慈欣在序言中谈到人工智能时指出,只有我们不知道机器在想什么、怎么想时,才认为它有智能的,而这一本质隐含着它们最终失控的可能性。有人认为这是人工智能下变成比核弹更危险的东西,媒体给人一种印象,似乎机器的征途已经开始,人工智能征服世界指日可待,。而在本书第11章《美丽新世界严肃新问题》中有一节为二十三条军规,为类人机器人设定伦理与规则,那是在2017年1月举行的一次会议上1980名来自产业、学术和研究所的人工智相关人士共同制定了23条原则,宗旨在于确保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人人都能从人工智能中受益,这些原油分为研究问题、伦理价值观和长期问题三个部分,值得关注的是最后一条:共同利益,超级智慧只应该为广泛共享的无暇顾及根据设备讨论,为了全人类而不是一个国家或组织的利益而发展。但作者对此有所怀疑,指出价值观基础在于把机器看作是工具,要求人类在使用工具时不得损害人类利益,而实际上任何工具使用上人类都没有完全做到这一点,两千多年前中国春秋时代的管子就有“耕器具则战器备,农耕习则攻战巧。”名言,更何况军备竞赛,只能尽量加以限制一如军备条约,而军备条约往往还赶不上科技进步与发明创造。这些原则能否被当今人类乃至未来的人类遵循,只能在博弈中生成。但作者认为这23条原则起到了探路者的作用。
全书从互联网风云背后的人工智能生长,人工智能历史使命是让人类知道更多、做到更多、体验更多,中国知造与文明升级,无人驾驶之路、人工智能普惠曙光,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位首席人工智能官,人工智能的自我挑战,遇见智能时代的你,直至最后一章美丽新世界严肃新问题,看来作者们是乐观主义者。但刘慈欣在序言中提出了质疑,人类面临重大挑战:人工智能不会夺走我们的自由和生命,但会夺走我们的饭碗(就业机会),这不需要人工智能的失控,它们可以在资本家的完全控制下做成这件事。如何完成现代社会向人工智能社会过渡,刘慈欣认为有两种可能,一是在席卷全球的失业浪潮之下,世界政治与经济将陷入长久的混乱之中,陷入人工智能及其使用者与新卢德派领导的大众的无休止的冲突中。但另有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淘汰的是落后生产力,社会进步会更快,而美国未来研究所报告称,人机互动将创造大量新职业,并认为在2030年出现的各种职业中,有85%是目前根本不存在的。机器人的发展将带来速度、自动化和效率,将在工业领域内创造更多新机遇。同时人类必须尽快学习,社会变化速度如此之快,在新产业创建的同时,必须掌握新的能力才能继续生存。这另一种可能是社会能够成功转型,这将是有史以来人类生活方式最大的一次改变,这是真正的人类解放,是向着古老的乌托邦理想迈进的一大步,2016年是《乌托邦》一书发表500周年,而那种可能成为现实取决于人类的努力与选择,但作家认定那是一个诱人的时代。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人工智能作为当前最大的发展战略,力图在新一轮竞争中掌握主导权,中国也应发展人工智能以保障中国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统计显示,2016年中国工业机器人销售量增长27%,销量占全球近三分之一,位列世界第一。而如何应对必然到来的人工智能浪潮,此书值得阅读参考,读者在读完此书后或许会有自己的看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