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从“创建”到“建成” 四川为全国推进能源革命探路

   2016-09-05 四川日报
53
核心提示:近日,国家能源局批复支持四川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并同意将四川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纳入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在清洁能源

近日,国家能源局批复支持四川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并同意将四川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纳入国家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在清洁能源重大项目、产业政策、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给予支持。

一个多月前举行的省委十届八次全会上,四川提出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示范省。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不仅承载了四川作为清洁能源大省多年的梦想,也是四川能源结构转型的一次重大机遇。

四川为什么会入围?国家层面的支持将为四川带来什么?从创建到建成四川还有多少路要走?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四川发展清洁能源的底子厚

创建清洁能源示范省承担了为全国推进能源革命探路的使命,目前,只有东部的浙江和西部的四川被国家列入支持创建的范畴。“担当清洁能源的探路‘特使’,四川当之无愧。”省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四川水电装机居全国第一,清洁能源装机占全省电力装机总量的80%以上。作为全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我省天然气远景储量达7.2万亿立方米。我省积极推进在攀西地区建设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在甘孜、阿坝、凉山建风能发电基地,在天然气主产地建井口燃气发电基地等,“这些都是四川发展清洁能源的底子”。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清洁能源还串联起我省不少传统优势产业的发展,“为四川装备制造、油气化工、能源电力等优势产业提供了市场商机和发展机遇”。

近年来,快速发展的特高压电网等为清洁能源示范省的创建插上了“翅膀”。

我省是全国较早建设投运特高压电网的省份之一,先发优势明显。2010年,全球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送电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直流输电工程——向家坝至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运。5年来,起源于四川省的三大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复奉线、锦苏线、宾金线)已累计向华东地区输送清洁水电203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燃煤9314万吨,减排烟尘7.4万吨、二氧化硫45.8万吨、氮氧化物48.4万吨、二氧化碳18297万吨。

能源生产大省要变能源产业大省

“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对四川清洁能源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建明表示,目前,该公司在大渡河上游的梯级水电站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并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天府新区等合作,申报富余水电制氢清洁能源示范项目,探索弃水消纳新路。

不仅大渡河,业内人士表示,清洁能源重大项目方面,我省“三江”水电基地建设、攀西新能源示范基地建设、川南页岩气示范区建设等重大项目都将迎来重大机遇。

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利好显而易见,但挑战也同样存在。创建之路,恰逢能源结构性过剩之时。水电弃水情况日趋严重,天然气价格一跌再跌。在这样的背景下,坚持发展清洁能源,面临更大挑战。

我省将不再新增煤电规模,推进煤炭减量替代,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和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2020年全省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34.2%,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8.7%。

内生增长动力的培育方面,将通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培育新的发展动能,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拉动有效投资需求,带动能源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从能源生产大省向能源产业大省的转变。

超前布局实现跨越式发展

电子科技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执行院长黄琦表示,与新能源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省可再生能源利用还存在较大差距,必须加大政策引导,注重创新引领,超前布局,抢占新一轮新能源带动产业升级与变革先机,将能源资源大省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高地,实现跨越式发展。

创建清洁能源示范省,需要补齐的是能源技术的短板。下一步,四川将打造国家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基地。着力培育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开展高效清洁煤电、风电、太阳能、核电、燃机等重大装备制造核心技术攻关。

提升清洁能源产能。到2020年,四川将建成全国最大的优质清洁能源生产基地和能源输送枢纽。

推进清洁高效能源消费模式。加强城市配电网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加快实施以电代煤、以电代柴、以电代油,促进农村生产生活电气化,逐步提高人均用电水平。加快推广电能替代,推动电锅炉替代燃煤锅炉,推广电窑炉、新能源汽车、电能制氢应用,大幅增加电力消费,提高本地清洁能源消纳能力。

大力推动能源合作,包括省际合作、央企合作、省校合作、国际合作等。推进能源领域体制改革。开展电力体制改革试点、常规油气改革试点等。我省将加快建立市场化的能源管理体系,加快建立以可再生资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清洁能源管理机制,保障水电等可再生能源优先上网和全额消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