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0多万吨到不足500万吨,过去五年,北京的燃煤年消费量呈直线下降趋势。在6月5日召开的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2018年北京市压减燃煤和清洁能源建设工作计划”新闻发布会上,市城管委副主任柴文忠介绍,2013年至今,北京已累积压减燃煤1800万吨,在此基础上,今年全市煤炭消费将进一步削减至420万吨以内,同比下降一成多。市城管委能源处处长申京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整体来看,北京五年内燃煤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已从2013年的35%以上,下降至去年的5.6%,而今年还将进一步降至5%以内,并有可能继续超额完成压减目标,“至此,北京能源结构中95%为清洁能源,今后将长期保持在420万吨以内”。
“去年,北京就已大幅超额完成年度压减燃煤消费的任务。”柴文忠介绍,2017年,北京全市燃煤消费总量为485万吨,占全市能源消费总量5.6%,提前完成了2017年控制在1000万吨左右、“十三五”结束前控制在500万吨内的目标。
不过,申京云也坦言,未来北京燃煤消费总量进一步压缩的空间已相对有限,今年虽然仍有可能超额完成压减任务,超额完成的规模应该会较去年有明显下降。“今年北京压减到420吨燃煤的任务是以去年485万吨为基数设定的,具体来源包括:集中采暖锅炉煤改清洁能源改造压减约25万吨、实施农村居民取暖清洁能源改造压减燃煤约30万吨,以及去年部分工业燃煤设施关停自然消减的10万吨。”申京云介绍,未来北京剩余的燃煤消费将主要涵盖华能燃煤电厂的应急用煤、本市危废物焚烧处置用煤和清洁能源输送困难的边远山区农村优质用煤。
实际上,从一个以用煤为主的城市到天然气消费全面推行,北京的能源结构调整之路已经走了几十年。“以供热为例,1990年北京亚运会召开前,北京供热用能主要以煤为主,该类能源占全市供热能源消费的比例达到了80%左右,居民用气大多使用的是煤制气、液化石油气等。”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回忆称,1990年可以称为是北京引入天然气使用的起点,最早主要供应给首都机场日常炊事等用途。
“此后,西气东输一期工程为北京带来了真正的能源供给结构转变,供气量大幅增加,从此前的年均几千万立方米一举增加到了20亿-30亿立方米。”韩晓平坦言,其实早在1998年、1999年左右,业界就有观点认为以天然气替代燃煤锅炉的做法不够经济,因为燃气锅炉只有冬天才能使用,造成全年大部分时间供气管道的浪费,因此开始有人提议将冷热电联产。最终,北京于2000年规划、2002年在亦庄建成了首座燃气电厂,利用华北油田的供气,实现高温能源发电、低温能源供热,把原本只有50%的能源使用效率提高到了供暖季最高的80%。有专家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从那时起,北京加速拓展使用天然气发电供热比例的思路愈发清晰了起来。“而自2008年西气东输二期工程开建后,北京的天然气供应量进一步扩大,能源结构调整步速进一步加快。”韩晓平表示。
韩晓平坦言,在北京能源结构变化调整过程中也有过“阵痛”的经历,比如在天然气使用量逐步增加的过程中,天然气价格在已经明显高于煤炭的基础上还在不断涨价,而且供气可靠性也时常存在隐患,供气企业的地下储气库投资难以落实,导致冬夏用气量波动过大,最高波谷差高达10多倍。此外,还有专家透露,当年,天然气发电并入电网的过程也并不顺利。
有了之前的种种经历,包括去年采暖季的天然气供应缺口,今年北京在压减燃煤计划中也更加强化了清洁能源“保供”的措施。对于北京调整能源消费结构过程中,如何选择进行哪种清洁能源改造的问题,市城管委燃气办副主任李毅也强调了科学确定煤改气项目、“宜气则气、宜电则电”等原则,“市级层面将协调上游供气企业落实供气资源,要求各区和供气企业签订供应协议,防止冬季出现供应短缺的问题。”李毅表示。
而针对清洁能源改造后,如何确保民用天然气供应的问题,李毅表示,北京将要求各区和企业签订供应协议,防止冬季出现供气短缺问题,而且,本市还将协调大型国企提前准备气源,确保如果某些企业出现供气问题可随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供气。
根据《北京市压减燃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2018年压减燃煤和清洁能源建设工作计划的通知》要求,今年北京将加快农村地区管道燃气覆盖。推进平原地区管道天然气“镇镇通”;同时,完善农村地区天然气供应体系。在燃气管网设施相对薄弱地区,加快液化天然气、压缩天然气供应设施建设,增强农村地区天然气输配供给能力,优先保障用气高峰时段、季节期间农村居民清洁用能需求。
整体来说,柴文忠介绍,今年北京将在延续往年鼓励、补贴政策机制的基础上,一方面通过市农委制定实施《2018年北京农村地区村庄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实施方案》,统筹全市农村地区散煤治理,进一步完善山区村庄采暖清洁能源改造的支持政策,探索适合的改造方式,有序开展浅山区农村冬季取暖改造试点。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制定《农村家庭用户天然气管道工程技术规范》,研究出台LNG/CNG瓶组站、气化站联合验收办法等地方标准和规章管理制度,做好全市锅炉煤改清洁能源后的能源供应保障和设备运行管理工作。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