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化石能源在能源转型中作用不可或缺

   2016-10-18 中国石油报
51
核心提示:世界能源大会号称能源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包括东道主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俄罗斯、阿塞拜疆、委内瑞拉等产油国国家元首,超过60位

世界能源大会号称能源界的奥林匹克盛会,包括东道主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俄罗斯、阿塞拜疆、委内瑞拉等产油国国家元首,超过60位部长级官员、各大能源跨国公司的董事长或总裁,国际能源署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悉数到会。所以,世界能源大会不仅层次较高,更重要的是在能源领域有充分的代表性。不仅涉及化石能源,而且也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通过来自各个不同能源行业人士的充分交流和观点碰撞,这次世界能源大会达成了重要共识,“能源大转型”成为业界主流观点。

本次能源大会认为,化石能源资源并不稀缺,过去一度认为的“石油供应达峰”(peak oil)威胁不复存在,而是将面临人均能耗达峰(peak demand)的问题。在化石能源供大于求的大背景下,油价以及其他化石能源价格将长期走低,但世界仍将大力推动能源转型,这是应对气候变化威胁的必然结果。在整体能源需求面临达峰的趋势下,只有电力将持续大幅度增长,预计2060年全球电力需求将比目前水平翻一番,这就为可再生能源、核电及智能电网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能源转型是本次大会中最受关注的话题,可以说每一位能源人都在经历和践行能源转型的历史过程。正如法国电力公司总裁半开玩笑地说:“现在能源工业界变得很有趣:原来专门搞石油的企业,现在开始专注天然气;原来专营天然气的企业,现在开始涉足发电;而我们这些电力行业的人则走向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

法国电力公司总裁的话没有提到煤炭不是偶然的,煤炭在这次大会上处于边缘化的地位,这是笔者多次参加世界能源大会首次遇到的情况。但是,煤炭业界也在认真考虑自身的转型,值得关注。在世界能源大会期间,煤炭业的一次低调务实的边会上,来自中国、印度、德国、日本等国的业界代表不再一味强调煤电满足基本负荷的功能,而是认真交流如何在技术上实现煤电站的灵活运行,以配合更多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

虽然说能源转型成为业内主流共识,但是转型所需要的时间维度,各方面有不同看法。总体来说,实现能源系统低碳是个长期的目标,在此过程中化石能源的作用不可或缺。首先,石油将依然是未来几十年内交通领域内的主导能源,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是个渐进的缓慢过程。其次,在能源转型的进程中,天然气以其相对清洁和技术灵活性仍可能起到通往可再生能源的桥梁作用,各国应该加大相关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最后,煤炭走向衰退已成必然,但是在转型过程中高效煤电厂的灵活运行仍然可以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助力。在能源转型的长期目标下,我们应该关注当下如何合理使用化石能源,发展清洁技术,并配合可再生能源发展。

会议期间,德国政府能源部门官员关于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一番话很有启发。他认为,德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经验受到了国际上广泛的关注,有很多褒扬,也有批评。但是从德国自身的观点来看,德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到今天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第一,需要全社会对能源转型达成共识,明晰能源转型的长期量化目标,从哪里来转到哪里去,不可动摇。第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最终需要市场力量的推动,不可长期依赖补贴。第三,能源转型需要国际合作,不仅是低碳能源技术和经验的分享,也包括建立与邻国之间的电力联网,以利于间歇性可再生能源的吸纳。笔者认为,德国的这些经验很中肯,值得中国及其他国家借鉴。

关于油价,普遍观点认为美国页岩油厂商已经替代欧佩克掌握了石油市场的走向。即便欧佩克达成有约束力的限产协议,那么油价可能飙升到每桶60美元以上,在这样的价格下,美国页岩油厂商将大量恢复勘探和生产,使得油价重回每桶60美元以下,甚至更低。

本次世界能源大会上也有一些中国业内人士参与,包括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尤其是国家电投作为大会的银质赞助商并展出AP1400模型相当引人注目。但是,整体来说,在世界能源大会上,中国业内人士发出的声音还是相对较弱,没有充分反映中国能源界的实力与影响力,关于中国能源改革的话题也未能深入讨论。但是,本次世界能源大会的一些观点对于中国的能源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今后类似的国际场合希望能够看到更多的中国业内人士分享中国能源发展的模式、改革进程和经验教训。

(作者为亚洲开发银行能源部门技术总顾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