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资源型地区能源转型发展论坛近日在山西太原举办。据了解,本次论坛以“能源转型”为主题,围绕能源转型的新思路、新技术、新制度展开广泛深入交流,进行思想碰撞,共享研究成果,发掘合作机遇,为推进能源转型和能源革命出谋划策。20余名国内能源领域知名院士、专家学者和山西省内大型能源企业负责人,就全球和国内能源格局、能源政策与能源体系、能源消费、能源技术创新、电力行业转型、城市低碳发展等主题进行主旨演讲、专题报告和对话活动。
当前全球正处于能源秩序的新一轮调整转型期,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世界能源向绿色、多元、安全、高效、低碳的可持续能源体系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克昌在发表题为《推进新征程能源革命、构建新时代能源体系》的演讲时表示,新时代的能源体系是围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来构建的。当前,要推动能源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建立中国的能源大数据,优先节能、统筹优化电力的“源网荷储用”、加快提升非化石能源占比、建立互联网能源网络等,这些都是推动能源革命的战略举措。
谢克昌认为,中国的能源革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在发表题为《能源转型与煤炭清洁利用》的主旨演讲时表示,从现在开始到2050年,中国能源消费仍然以煤炭为主,这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因此,煤的低碳利用就是低碳能源的核心问题,大幅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主要依靠煤的清洁低碳利用。
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在其题为《能源革命引领能源转型》的演讲中说,中国有条件加快能源革命步伐。他说,中国已经开始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经济建设逐步实现绿色发展,已经开始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在中国中心城市,东部领先发展地区已经开始全面减少煤炭消费总量;中国已经具备高速大规模非化石能源发展能力,包括核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以及智能电网等等;中国能效技术全面提高,加上能源结构调整带来的综合效果,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也要提前达峰。
外交部原副部长何亚非表示,资源转型是世界性的难题,山西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能源革命,不仅对中国,对世界亦有着示范作用。
何亚非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目光在不断转向中国,“中国模式”“中国方案”可为世界提供更多参考。
事实上,山西作为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煤炭大省,在深化能源体制改革和推进能源转型方面有着示范作用。
山西省副省长王一新在论坛上指出,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能源转型是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应有之义和重要任务。
近年来,山西为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制定了《贯彻落实国务院支持山西省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意见行动计划》《山西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行动方案》《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6-2020年)》《山西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旨在实现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历史性跨越。
12月1日,山西刚刚公布成立由省长担任组长的山西省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领导小组,指导全省能源革命工作,统筹协调全省能源革命的重大事项。
“山西推动能源革命的步伐在加快,这次论坛国内的能源专家就全球和国内能源格局、能源政策与能源体系、能源消费、能源技术创新等主题进行深入交流,必将为推动中国乃至全球能源革命提供解决方案。”王一新如是说。
“作为能源消费革命的一个实践举措,山西在资源转型方面的变化非常大。此前,山西省会‘煤都’太原家家户户都烧煤;如今,已彻底告别采暖烧煤的历史。”周大地表示,山西可优先发展煤层气、页岩气、光伏和可再生能源等,加快能源革命的步伐。
周大地对山西提出建议,山西必须走不依靠煤炭的发展新路。他说,中国煤炭总量持续下降,煤炭比例下降速度很可能超出习惯性设想,能源绿色发展将开拓出大量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比例非化石能源电力和能源系统将形成新的能源体系,创造更高效更方便的消费方式,能源优质化将带来新一代终端用能基础设施和用能设备的革命。因此,山西必须紧跟能源革命的新步伐,争当能源革命排头兵。
周大地演讲中还提出我国新时代的三步走能源发展目标:从现在到2020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能源成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领域,治理雾霾见到明显成效,排放标准严格执行,煤炭清洁化进程加快,主要污染源得到控制;到2035年,提前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彻底解决能源清洁化问题,大气质量达到较高标准,能源结构调整为进一步低碳化打下良好基础;到2050年,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能源低碳化达到国际进程要求,碳排放总量大幅度降低。
在专题研讨环节,专家们围绕大比例可再生电力并网与电力体制改革、能源转型与我国能源互联网实践、能源转型中的光伏发电与风力发电协同效应、绿色发展下的我国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方向、城市低碳绿色转型评估和展望等内容进行了研讨。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