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能源合作先行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对外阐述“一带一路”倡议,3年过去了,“一带一路”已从现实机遇演变为合作机制、落地项目。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10月~2016年6月,由我国企业在海外签署和建设的重大能源项目达40个,涉及19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仅2016年上半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达成的能源合作项目就有16个。
国有企业
加快海外资产优化调整
经过近20年的努力,中国国有石油企业在“一带一路”油气合作上已走过了起步期和成长期,进入了一个“有规模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截至2015年底,以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为主的中国公司已在海外拥有200余个油气投资项目,2015年中国石油企业海外油气权益产量达到1.5亿吨油当量。
近年来,全球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市场的变化,给推进“一带一路”能源资源合作带来了新契机。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天然气、铁矿石等其他大宗商品价格走势与原油基本相似。受此影响,大多数能源资源国家经济下行、财政恶化,国内政局也受到很大影响,迫切希望稳定能源资源产业,并以此为支撑调整经济结构。在价格高位时,国际大宗商品处于卖方市场,供应国缺少对外合作的积极性;现在,市场向买方倾斜后,能源资源国谋求对外合作的意愿明显上升。经历了市场的剧烈波动,供需双方逐渐认识到合作的重要性,都希望有一个合理的、稳定的、可预期的价格走势,以及一种相互利益可平衡的供需关系。这些因素为推进“一带一路”能源资源合作提供了难得的时间窗口。
近年来,受到国际油价的影响,中国国有石油公司实施资产优化调整战略,经营重心从注重规模转向更注重效益。中国石油通过调整投资节奏,优化资产结构,提高海外业务运行效率。中国石化对海外项目运行情况深入分析,从资源国政局、政策变化、合作者投资意向等因素对经营困难的海外项目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注意制定压投资、去产能等新的运行策略。中国海油也强化海外各区域资产的运营效率和盈利能力,继续推动资产的深入整合,优化资源调配和项目管理。
中国石油集团董事长王宜林强调,优势产能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切入点与着力点。中国石油工程服务和装备制造企业在技术标准、制造水平、后续服务支持能力、规模建设运营上,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市场互补性较强,双方有进一步扩大合作的基础和需求。要坚定信心,发挥好在“一带一路”油气合作中的先发优势,积极推进优势产能合作,担当好“一带一路”建设主力成员单位的责任。
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中国石油企业的装备制造也在走向海外市场。中国石油将与资源伙伴国开展产能合作,实现中国石油装备产品当地制造,将更多实惠留给资源国。在这个领域,宝鸡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与阿联酋国家钻井公司已经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依托阿联酋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将产品辐射到中东其他地区。
民营企业
海外投资高歌猛进
据普华永道《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并购年中回顾与前瞻》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民企海外并购交易金额首次超越国企,在20宗最大型的并购活动中,民企的并购金额占了三分之二。
由于民企具有数量大、行业分布广、经营体制灵活等特点,因此受到东道国安全审查的概率较低,大大提升了交易成功率。
近年来,中国民营企业利用国际油价低位震荡的机会,加大了海外收购力度。
2016年12月20日,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下简称中国华信)宣布完成对哈萨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KMG)控股的哈石油国际(KMGI)的收购。依据双方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中国华信拥有KMGI51%的股权。
同年12月19日,业内消息人士称,中国华信正在就收购阿联酋陆地油田为期40年的开发权益进行深入谈判。中国华信正在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ADNOC)展开讨论,计划收购阿布扎比陆地石油公司(ADCO)10%的权益。
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叶简明介绍:“围绕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华信将在欧洲建立油气下游终端板块,上游则主要在中亚、中东和非洲,通过欧洲的终端辐射连接中东、中亚、俄罗斯等区域。目前华信在欧洲多个国家建立了油气产业分支机构,在捷克、格鲁吉亚分别设立了欧洲、欧亚地区总部,旨在打造有组织的能源产业国际投行与投资集团。”
为抢占先机,多家民营企业早已启动油气资源的海外布局。
广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广汇能源)下属的新疆广汇石油有限公司,早在2009年已进入海外上游油气领域,收购哈萨克斯坦斋桑油气田综合开发项目,目前持有该气区块52%的权益。2014年8月,广汇能源已获商务部批复,成为国内第一家持有进口原油资质的民营企业。
从2014年开始,洲际油气股份有限公司(下简称洲际油气)相继在哈萨克斯坦收购马腾公司和克山项目,前后投资近10亿美元。
2015年6月,吉艾科技(北京)股份公司发布定增预案,募集总额不超过10亿元资金,用于新建塔吉克斯坦丹格拉炼油厂项目。为进入中亚油气资源市场,这家企业从2009年即开始谋划布局。
杰瑞集团是一家为能源企业提供装备的民营企业,早在2009年,该公司就向乌兹别克斯坦输送整套的固井设备。2010年年初,杰瑞集团与中国石油并肩开拓中亚油气合作示范区。此外,2011年,杰瑞集团还在加拿大购置了3个油气区块,面积超过400平方公里,开始进行装备之外的能源项目布局。
“油价下跌是一柄双刃剑。”洲际油气的董事长姜亮认为,油价下跌虽然会影响企业营收,“但这更促使我们尽量争取优质资源。另一方面,作为年轻企业,我们没有包袱,在油价下跌时就可以选择更好的价值洼地,获得更多的油气资源。”
应对策略
练好内功多方统筹
普华永道和中国股权投资基金协会联合发布的2016年《全球并购市场年度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增长了近3倍,达1340亿美元,超过前两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的总和。
有专家表示,虽然海外并购的数量规模迅速扩大,但盲目并购、高债务并购、国外安全审查的干扰正加剧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中国企业走出国门仍需练好内功,多方统筹。
首先,对目标地区开展深入的调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风险聚集地区。包括恐怖袭击、地区冲突、自然灾害屡发等,这表明投资风险和政治经济风险并存。
识别风险是企业“走出去”的前提,是投资成功的关键。企业须在前期对目标地区的国别风险、政局、法律制度、外汇管制、经济规模、行业发展周期性波动、政策等充分了解。不要忽略存在的各种风险和地缘局势,同时要杜绝一哄而上,一哄而散的短视行为。
第二,与当地政府、企业、智库等机构合作规避政治风险和冲突。加快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双边经贸和安保合作平台,建立投资保护、税收、外汇、海关、劳务许可、标准等领域的国际合作协调机制,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自由化。完善“走出去”支持政策,加快沿线国家人民币结算平台建设,推动国内银行在为企业提供更加有效的金融、保险服务,充分发挥亚投行、丝路基金的作用,对战略资源掌控、风险勘探类项目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更大的支持。
瞭望智库总裁吴亮建议,企业可借助智库的力量在当地进行政策游说,争取福利。同时,与当地华人社团建立联系与合作也是企业熟悉文化差异、规避风险冲突的良策。
第三,绿色发展,造福当地百姓,实现民心相通。2016年12月11日,“一带一路”生态环保国际高层对话会在深圳举行。第一批参与企业包括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核工业集团等19家企业,涵盖能源、交通、环保产业等多个领域。参与企业承诺在对外投资和国际产能合作中将严格遵守环保法规、加强环境管理,助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
科技部可再生能源与国际合作计划办公室主任赵刚建议,首先,中国企业应始终秉持着绿色、环保的理念,企业设计项目时,须把环境保护放在第一位;其次,将环保理念放大,不仅是生态保护,更是对当地居民的尊重与保护;再次,总结国内发展的经验和教训,避免粗放型经济发展。
最后,国内“走出去”的企业要避免内斗和恶性竞争,企业要相互配合和支持。原博鳌亚洲论坛理事、秘书长、全球CEO发展大会联合主席龙永图指出,国企和民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大家还可以抱团出去。如果把国企和中小民营企业绑在一起出去,通过大的国企的带动作用,使中小企业慢慢适应国外运作环境,从而慢慢形成独立的企业主体。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