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李仰哲:这五大问题关系到中国能源未来

   2016-12-28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网站
78
核心提示:随着能源十三五规划的陆续发布,到202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重大举措和重点工程,基本上都明确了。但是,也要看到推动能

随着能源十三五规划的陆续发布,到2020年,我国能源发展的主要目标,重大举措和重点工程,基本上都明确了。但是,也要看到推动能源转型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

那么,我们感到关于能源转型发展,从长远角度来看至少还有五个问题需要深化。

第一,如何才能使能源变得更经济。

虽然能源经济学很早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学科,但是直到今天,能源的经济性仍然是困扰我们一个重要的难题。无论是传统能源,还是新能源,现在都不同程度的需要政策的扶持和补贴的支撑。

今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降成本,实体经济方面,反映比较多的是希望能够降低能源的成本,以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另外一个方面,可再生能源的补贴,捉襟见肘,越积越大。如何降低成本,减少补贴,不仅关系到能源行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转型能否成功。

第二,要研究如何把握能源建设的总量。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了世界能源的生产和消费大国,装机规模和发电量均为世界第一,进入常态以后能源供应相对宽松,需求较弱,多个问题明显突出。这样一个背景下,如何对未来做出安排,大家议论比较多。

特别是对煤电机组安排两亿千瓦,大家的议论比较多。我们进行了认真梳理,实际上,十三五新投产的两亿煤电机组里面一亿九都属于十二五期间已经布局规划并开工建设的项目,实际上十三五新开工的煤电机组只有一千万。

另外,大家对核电的发展,也有不同的议论和声音。十三五现在大局已定,十四五,十五五,乃至于今后,我们的能源总量怎么样来安排,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是关于能源的结构问题。

现在煤既是我国最好的禀赋资源,也是主体能源,大家认为能源结构的本质是主体能源的更替,或者是说开发利用方式的根本改变,我们国家究竟在多长时间内能够实现主体能源的更替,大家要超前研究。

目前我国煤炭行业整个产能规模50多亿吨,从业人数达到四五百万人,这样的一个产业,即便是要顶替,要退出,要超前做出制度性安排,不是说一句话就可以让它退出就退出的。新能源的替代的经济性和竞争力需要多长的时间,也是要我们深入的研究。

四是关于能源布局问题。

大家知道我们国家的能源资源的逆向分布,形成了西电东送,西气动输,北煤南运的格局,但是西部地区随着东部沿海核电带的建设从山东到江苏、浙江、福建,一直到广东,核电的建设基本上十三五的安排要集中在沿海一带。另外考虑到目前三北地区可再生能源的消纳问题,所以布局也做了比较大的调整,主要是往东部和中部来发展。

另外,蒙华铁路即将在十三五期间投产,所以与这条铁路的建设相关的在中部地区也布局的一系列的煤电机组,这都是十二五原来定的。那么这些变化,包括沿海的海上风电的发展,这些新的建设和变化,无疑会对我们国家现有的格局带来影响和变化。

这就需要及时跟踪新变化,评估新影响,研究新对策。那么我也注意到了很多的专家,已经对我们现在规划建设的煤电的大规模的,包括了其他的消纳西部地区的通道建设提出了一些新的想法和考虑,这实际上和我们未来的能源布局直接相关。所以我想这些问题都需要结合实践进行研究。

五是关于市场化改革的问题。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这是能源改革必须坚持的目标和方向,但是,现在无论是推进资源配置的市场化,还是要建设各种市场,我们既要防止一味的降价,就目前搞的大用户直供电力市场,方方面面的议论比较多,有人认为这个市场建设的方向值得反思,因为现在目前的市场都是一味的降电价,这不应该是市场的方向。另外,我们也不能因为建设市场,增加交易成本。

所以这一系列的问题,可能都需要我们结合十三五规划的实施,希望大家为国家能源的长远发展继续献计献策。推动能源转型,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大家共同努力,共同行动,共同落实。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