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能源基金会解读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2015-09-29 中国网
67
核心提示:9月25日,习近平和奥巴马共同发表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两国元首重申坚信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

9月25日,习近平和奥巴马共同发表了《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以下简称《声明》)。两国元首重申坚信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重大挑战之一,两国在应对这一挑战中具有重要作用。两国元首还重申坚定推进落实国内气候政策、加强双边协调与合作并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向绿色、低碳、气候适应型经济转型的决心。对此次中美有关气候变化的新共识,美国能源基金会(The Energy Foundation,EF)相关专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新共识彰显两国元首政治远见和务实精神

能源基金会认为,作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中美两国排放总量占全球近40%,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有关气候变化的新共识,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贡献,具有历史意义,有助于促成年底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产生有实效性的协议。

两国元首的新共识,彰显两国首脑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远见和务实精神。共识是一个切实的政策体系,囊括从能源到金融的一系列行动,将两国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提升到了新的水平,深化了两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深度和广度。作为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家元首,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有关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也为其他国家的政治领袖发出了非常积极的信号。

能源基金会指出,中美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有极大的合作空间和机会。尽管两国有不同的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和政治体制,但是在合作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的技术、政策、资金要求是一致的。两国间的交流和学习一直在进行中,“习奥会”的新共识也将过去十多年两国在绿色建筑、交通节能、清洁电厂、可再生能源、能效、碳市场、低碳城市合作等各方面的合作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碳市场建设迎重大利好消息

《声明》指出,中国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将覆盖钢铁、电力、化工、建材、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重点工业行业。“碳市场的建设迎来了重大利好消息,这是中国首次明确建立全国碳市场的时间表,这一次中国对于碳排放限制和碳市场所做的新的承诺是历史性的。尽管碳市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能够保证碳市场的实际效果还有立法和能力建设的不确定性,然而,来自高层的政治决心,将对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起到关键作用,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一个清晰而强有力的政策信号。”能源基金会(中国)低碳项目主任胡敏说。

中国绿色建筑目标助力城镇低碳转型

《声明》指出,中国承诺将推动低碳建筑和低碳交通,到2020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50%,大中城市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达到30%。中国将于2016年制定完成下一阶段载重汽车整车燃油效率标准,并于2019年实施。

对此,能源基金会(中国)建筑节能项目主任莫争春博士表示,“中国提出此目标,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人类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城镇化进程向绿色转型至关重要。长期以来,粗放发展的中国城镇化进程造成极大的能源与资源消耗,并且对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绿色建筑因其注重节约能源、资源、土地和水,并且改善居住环境,使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事实上,北京等一些城市从2015年起,要求全部新建建筑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承诺制定更严格的重型车燃油经济性标准对于进一步深化中国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作用巨大。中国交通能源使用在可预见的未来还将大幅度提高,重型车消耗交通领域近一半的燃油。能源基金会(中国)多年来支持有关重型车燃油经济性标准的研究和实施,我们很高兴看到这一政策通过中美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学习不断加强。”能源基金会(中国)低碳项目主任胡敏表示。

中国明确2020年前对三氟甲烷进行管控

《声明》指出,中国将继续支持并加快削减氢氟碳化物行动,包括到2020年有效控制三氟甲烷(HFC-23)排放。据了解,氢氟碳化物温室效应极强,主要用于各种制冷剂和发泡剂等。若不加以控制,据预测,到2050年,全球氢氟碳化物(HFCs)排放所产生的温室效应将极大抵消各国在二氧化碳减排方面所做的努力。目前蒙特利尔公约正讨论如何将HFCs消减纳入,北美、欧洲和印度均提交了公约修改建议,中国在此次《声明》中明确在2020年前对三氟甲烷进行管控。

能源基金会(中国)建筑节能项目主任莫争春博士认为,这是中美两国首脑在屡次声明共同合作消减氢氟碳化物后,中国政府做出的第一个具体行动,为国内相关行业陆续开展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打下良好基础,对于确保中国在2030年之前碳排放达到峰值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显示出中国在蒙特利尔公约修订方面具有极大诚意。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