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世界能源展望的四个关键问题以及对中国的启示

   2018-04-16 能源杂志
57
核心提示:2018年4月11日,《BP世界能源展望(2018年版)》(下简称展望)中文版在北京发布。虽然BP的报告旨在帮助BP制定自身内部的策略,但是

2018年4月11日,《BP世界能源展望(2018年版)》(下简称“展望”)中文版在北京发布。虽然BP的报告旨在帮助BP制定自身内部的策略,但是每次的展望发布都十分引人注目,吸引众多能源行业人士的关注。

发布会上,BP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戴思攀讲了关于电动汽车和出行革命、全球石油需求何时停止增长、向更低碳系统转型的速度和对中国的启示四个关键问题。关于展望的重点内容,以及戴思攀对于相关展望问题的解答,《能源》杂志整理了其主要内容,以飨读者。

「电动汽车和出行革命」

展望显示,在渐进转型情景下,到2040年乘用车总量将达到20亿辆,其中电动车超过3亿辆,占比15%。在行车公里数方面,到2040年乘用车行车公里数将有30%使用电力,显著高于电动车全球汽车总量中15%的占比。

“虽然电动汽车的数量在2040年会达到3亿,使用频率也会越来越好,但是对石油的需求影响很微弱,即使是在极端的情境下,全面禁止新的内燃机汽车的销售。所以,如果有人说电动汽车的快速增长会导致石油需求崩溃,那这仅仅只是他们没深入经济方面的理解。”戴思攀表示。

在共享出行领域,汽车使用强度更大,电动汽车每公里成本更低,比内燃机汽车更有竞争力。尤其是2020年左右将实现全自动驾驶,会使汽车行驶成本快速下降,导致共享出行在2030年得到大幅上升。

电动汽车的销售速度是石油需求前景预测关键的不确定因素。它取决于一系列因素,比如政府政策,技术进步和社会偏好,且这些因素很难准确预估。展望考虑了政府2040年起将颁布世界性对所有内燃机汽车的的禁令。此法规逐渐推行,到2030年约三分之一新售汽车是纯电动汽车,2035年这一比例达到三分之二,2040年将达到百分之百。

「石油需求何时停止增长?」

展望显示,石油和其它液体燃料需求在展望期大部分时间内保持增长,但增速逐渐降低,并在展望期后期在高点达到平稳状态。

“即使是在最低的‘更快的转型’情景之中,满足巴黎气候公约的要求,在这样一个情景之中石油的需求大概是8500万桶/天。石油的需求将会在2025年停止增长,而在这些情景之中石油的需求开始停止增长大概是在2025-2035年的时间范围。”戴思攀表示。

戴思攀还表示,我们对于石油的需求是平缓的,没有人预计石油的需求会非常快速的增长,也没有人预计石油的需求会非常快速的下跌,为什么我们要真正的在意呢?石油增长何时停止?我们不在乎,也不知道,这是我们的答案。

「向更低碳系统转型的速度足够快吗?」

“一个简单的方案是否定的。在渐进转型情景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没有技术和政策的冲击,我们认为碳排放将会进一步的增加,在展望期大概会增长10%。”戴思攀指出。

而在“更快的转型”情景下,碳排放会大幅下降,到2040年碳排放下降约50%。相较于渐进转型情景,电力行业供应了大部分额外增加的减排量。

而在被问及碳捕捉使用与封存(CCUS)的技术情况时,戴思攀对《能源》杂志记者说:“我认为不是技术不成熟的原因,而是相应的设备和技术产量偏低,使得学习曲线仍然比较高,成本不能快速的下降。例如,太阳能的学习曲线是25%,也就是说太阳能的装机容量每增长100%,这些太阳能发电组件的成本就会下降25%。可再生能源在初期离不开政府的补贴,当规模到了一定程度就可以取消补贴,成本也降到足够低的一个水平。但是在对于CCUS,政府没有提供同样的待遇,所以从经济学最优的结果角度来说,我认为这不是最合理的政府政策。”

「对中国的启示」

在渐进转型情景下,中国能源需求预计平均年增长1.5%,少于过去20年间增长率的四分之一。中国能源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由经济结构和向清洁、低碳能源转变的意愿所驱动。

“中国的能源需求仍然会增长,但是增长大大的放缓,中国的GDP增长也会大大的放缓,但整体经济、能源的强度会改善,到2040年时达到或者是接近世界的平均水平,同时中国的能源结构也会日益多元化。”戴思攀认为。

在展望期间,中国煤炭消费在短暂上升之后会进入持续的下降阶段。中国煤炭消费已经达到峰值的可能性日益提升。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和核能、水电在2040年将占中国能源需求增长的80%,可再生能源将接替石油成为中国第二大能源来源。

有关中国碳排放的趋势,戴思攀表示,中国能源使用的碳排放会在2020年左右的时候达到顶峰,然后就会开始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样在2040年中国能源碳排放会比2016年要低一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