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面临巨大挑战

   2017-04-07 中国石化杂志
54
核心提示:2月22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北京发布《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战略白皮书》,提出分国内互联、洲内互联和洲际互联三个阶

2月22日,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在北京发布《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战略白皮书》,提出分国内互联、洲内互联和洲际互联三个阶段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路线图。会上同时发布了《跨国跨洲电网互联技术与展望》和《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与展望(2017)》两个重要文件,让过去还显得纸上谈兵的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下子变得很近很近。

据称,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能够拉动世界投资规模超过50万亿美元,将有力带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同时获得巨大的时区差、季节差、电价差效益,其发展前景令人向往。

从2015年2月《全球能源互联网》一书在北京出版发行,被认为是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到当年9月26日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发展峰会上宣布:“中国倡议探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球电力需求”,发出响亮的“中国声音”;再到2016年2月3日国家电网出资、注册资本为1亿元的全球能源互联网集团成立,2016年3月底全球能源互联网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成立。在中国的助力下,全球互联网构建在一步步向前走。

然而,综合分析各种因素,全球互联网的构建面对的困难很大。

目前最大的障碍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国家掀起的逆全球化风潮。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础是全球化,需要世界各国的认同。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低迷,一些西方大国出现保护主义倾向,一股逆全球化的风潮正在世界兴起。美国特朗普新政府推行“美国优先”政策,英国脱欧加快推进,法国有可能竞选上台的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领导人勒庞,也是反全球化,主张法国“退欧”,让整个欧洲都笼罩在脱欧阴影中。虽然全球化符合人类进步的方向,其进程不可能根本逆转,但一些西方主要国家逆全球化而动,将会延缓全球化发展进程,从而对全球能源互联网计划的实施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

同时,要将所有国家和能源企业对能源互联网的认知统一起来并非易事。能源互联网建设的成本高昂,周期长,其节能环保的效果预期远离大部分地球人的生活,使得难以很快获得人们的普遍认同。那些拥有雄厚技术和资本实力的国家,以及能源禀赋较好的国家,对国际社会节能减排的努力并不热心,所以要让全世界多数国家都积极参与能源互联网建设的事业,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加上地缘冲突、恐怖袭击,洲内联网、洲际联网就更将难上加难。

而从资源、制度与技术层面上看,全球能源互联网也面临挑战。现实的情况是,在世界范围内,清洁能源资源与能源消费呈逆向分布,要实现全球清洁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必须解决清洁能源电力在全球范围优化配置的问题,这个优化配置必须有技术和制度的双重支撑,包括动态电价形成机制和全球电力市场。这是一个难度巨大的课题。

能源互联网既具有可再生、分布式、互联性、开放性、智能化五大特征,也是多流并行的,即信息流+能量流。要同时保证两种载荷的交错运行,并且高效、海量,成本控制在可普及的程度,目前技术尚不成熟。比如在信息流方面,大数据、云计算等可适应能源互联网需求的先进技术,但其有效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在能量流方面,能量的储存、高效运输技术,目前也远远达不到在较大范围普及能源互联网所需的程度。全球能源互联网大规模发展需要的安全防护、质量监督与认证体系,既需要技术创新支撑,更需要观念更新,以互联网理念引导能源基础设施变革,以及设计全新的政策机制予以支撑,其复杂性和难度可想而知。

再者,能源互联网的根基之一是以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作为主要能源供应手段,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能源系统的全方位优化。这就要求在构建能源互联网中实现“两个替代”,即在能源供应端实现以清洁能源对化石能源的替代;在能源消费侧实现电能替代,即大幅度提升电力应用在能源终端应用的比例。在目前化石能源还处于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实现两个替代需要较长的时间。

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构建是一个伟大构想,但要实现会面临重重挑战,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对此需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