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能源合作助力丝路经济带建设务实迈进

   2014-09-30 中国石油报
62
核心提示:9月中旬,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塔吉克斯坦时强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经进入务实合作阶段。一年前,中国领导人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

9月中旬,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塔吉克斯坦时强调:“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已经进入务实合作阶段”。一年前,中国领导人在访问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时,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大倡议,引起了周边邻国的极大响应。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之所以能够进入新阶段,原因之一是中国在对外政策理念上有一个变化,强调中国与邻国要对接发展战略。例如,在中、俄、蒙三国元首会见时,习近平主席强调:“三国可以把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草原之路倡议进行对接,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9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斯里兰卡发表署名文章时也指出:“斯里兰卡要建设海事、航空、商业、能源、知识五大中心,同中国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不谋而合。”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为一种新的合作倡议,为中国政府的外交行为和本国发展道路拓展了合法性。自近代以来,中国被西方国家定义为一个“东亚”国家,是海洋国家观察大陆国家的视角,但这一话语体系随着西方势力的相对衰落已经不足以支撑全球稳定和发展。恢复、复兴海陆“丝绸之路”,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地缘政治身份重新定义的象征,中国不仅仅是一个融入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的后发国家,不仅仅是像东亚的日本、“四小龙”那样,仅满足于在阶梯上追随美国,而是要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地位,创造新的发展模式和文明。唤醒与周边邻国共同的历史记忆,挖掘彼此之间更多的文化关联和人文纽带,有助于塑造新的地区认同。对于一个在国际体系内、而不是试图推翻体系的建设者而言,与周边国家强调一种“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显然要比只强调外交方针和政策更进一步。说到底,理念比某一时的政策更具生命力和传播效应,毕竟与政策关联的部门和利益要小一些,理念却能够渗透更远、更深,将整个社会的力量都调动起来。中国政府从对接发展战略角度出发,为丝绸之路建设注入了现代元素。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之后,新一届政府在周边展开了密集的外交活动。这一外交路线图从中亚开始,经东南亚到东北亚,折回中亚,再到南亚,绕着中国周边走了一圈。选择中亚作为起始点,除了比较扎实的政治互信基础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中亚作为石油和天然气的供给地,对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中国管道天然气进口全部来自中亚地区,2013年进口274亿立方米,比2012年增加60亿立方米。而中国液化天然气进口主要来自卡塔尔,2013年进口占比达到37.5%,2012年占比为34%,显然卡塔尔在中国液化天气进口中的地位在上升,由此也可以判断确保印度洋航线的安全越来越重要。

对印度而言,这一点似乎更加突出一些,2013年来自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占印度总进口额的86%。在确保印度洋的和平稳定方面,中印具有共同的战略利益。中印之间存在的问题是经贸不平衡,而能源贸易可以为此做出重要贡献。据BP统计数据,2013年全球能源贸易约占全球货物和服务贸易的15%,而最近几年中国的能源进出口(原油、成品油和煤炭)占总商品进出口约7%。2013年,中国从印度进口的原油只有60万吨,中印之间在这方面的合作潜力还有待进一步挖掘。

俄罗斯支持中方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除了国际重大战略问题上的协作、互相借力之外,能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年5月,中国与俄罗斯签署高达4000亿美元的天然气协议,已经被全世界解读为中俄关系升温的重要证据。俄罗斯无疑是全球能源市场的重要一方,在世界大国中,俄罗斯的石油探明储量排名第一,占全球5.5%,天然气储量更是遥遥领先,占全球16.8%。中俄能源合作加快、加强,对于夯实丝绸之路至关重要。目前,中俄双方达成共识,一起发展石油、天然气、核能、煤炭、电力、新能源等领域,东线西线并举,上游下游协调推进。

为了巩固能源合作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习近平主席出席了塔吉克斯坦的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D线塔吉克斯坦境内段建设开工仪式。该管道由中国与沿线国合作建设,是中国同中亚国家推进能源合作的重大工程,在塔吉克斯坦境内段要穿越帕米尔高原。2100多年前,汉武帝的特使张骞出使西域,就翻越帕米尔高原(当时叫葱岭)到达今天的阿富汗(当时叫大月氏)。可以想象,汉武帝时期粗劣的交通状况和沿路复杂的国际政治斗争形势,给张骞出使造成了极多的困难,张骞出使的意外收获是延伸了中国文明和文化的影响力。习近平主席强调天然气管线工程所在地是古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各方要发扬“丝路精神”,携手推进地区经济发展。中国领导人呼唤“丝路精神”,某种程度上也是提醒各方与中国的合作要有历史感,现代中国推进跨境合作和互联互通绝不是掠夺资源。

强调提升周边国家的发展能力,也是推进能源合作和夯实丝路建设的新思路。习近平主席在斯里兰卡出访时,考察了科伦坡港南集装箱码头,并出席了港口城开工仪式。这一港口将于2022年完工,这也意味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一项长期战略,与中国发展路线存在着极强的共舞色彩。随着这一港口的建设,斯里兰卡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中继点的位置还将更为突出。而习近平主席在斯里兰卡媒体发表文章时也表示,中国不仅仅是出于国内目的来帮助斯里兰卡建设的,中国企业帮助建设汉班托塔港口、普特拉姆燃煤电站,很大程度上也将增强斯里兰卡自身发展能力。

对中国周边很多国家而言,发展能源、交通基础设施,以及电力等行业,是推动发展的第一步,而中国显然具有将国内经验进一步向周边推广的能力和经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作为21世纪中国走向复兴的重要依托,进一步拓展和深化能源合作,是拉紧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创建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作者:钟飞腾,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