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数字化能力再上新台阶 施耐德电气发布面向全生命周期的ETAP平台

   2023-06-21 机电商报
60
核心提示: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能源数字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能源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助力碳中和不可或缺

随着“双碳”目标的不断推进,能源数字化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能源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助力碳中和不可或缺的手段,将为未来能源转型与智慧能源技术升级提供“飞翼”,助力电气领域迈向脱碳之路。近日,在乌镇国际互联网会展中心举办的“2023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上,施耐德电气重磅发布了其全面整合优化的ETAP全新电气系统数字孪生平台,彰显其数字化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

“全新ETAP平台旨在构建全球领先的覆盖电气设计、仿真、工程和运营的可持续企业级平台,以此强化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能力,助力提高生产力、协作能力和效率,促进企业转型升级与绿色可持续发展。”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中压业务战略与行业拓展副总裁薛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

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中压业务战略与行业拓展副总裁薛毅

施耐德电气能源管理中压业务战略与行业拓展副总裁薛毅

据他介绍,基于对数字化实现五维融合模式的深刻洞察,即“能源与自动化”“从终端到云”“从设计建造到运营维护全生命周期”“从分散式管理到统一运营”“从随机能源供给到可持续的综合能源管理”,施耐德电气正加速自身数字化能力的提升,希望不断将绿色和可持续发展赋能每一位用户、每一个行业。

近年来,施耐德电气先后收购了ETAP、IGE+XAO、ALPI、BIM等与能源相关的知名软件公司。其中既有虚拟电厂软件AutoGrid,又有对整个电气全生命周期设计的ETAP。“此次ETAP平台深度整合了这些相关的软件,通过软件、硬件、数字原生和数字孪生之间的有机融合,我们赋予了其更为宽泛和全面的外延与内涵。”薛毅同时介绍道,ETAP全新的电气系统数字孪生平台,可实现对能源管理领域软件解决方案版图的进一步拓展,能够打造一站式能源管理平台,为电气系统从设计、建造、运营到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搭建虚拟模型并提供全面的分析,这将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亟需数字化应用的“源网荷储”各环节提供全新的选择。

“基于原有ETAP全球超过20000家企业用户的实践经验,全新的ETAP可以对于电网模型的承载力、馈线承载力、新能源消纳能力等实现真正意义的融会贯通,做到精准反映、全域计算、深度协同。”薛毅具体解释道,所谓的“深度协同”,就是将电力系统的全物理、地理信息互联互通的协同,从而达到智慧互动。

据了解,在已实施的“无锡零碳灯塔制造示范园”项目中,施耐德电气携手合作伙伴通过对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综合能源利用和管理,实现了对资源消耗的持续监测与能源系统的大幅优化。“在确保系统100%安全可靠运行前提下,实现了100%绿电消费,工厂运营阶段平均度电成本降低7%,年生产效率提升14%。”薛毅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施耐德电气早已着手在传统的硬件上加装数字化功能。据薛毅介绍,施耐德电气的硬件产品出厂时就预制了产品寿命老化、电气特性、温升传感等相对应的数据采集能力。“算法机理与AI能力均会融在其中,我们称之为数字原生。”他同时告诉记者,通过对数字原生设计的环保型开关柜测试,在保障设备全生命周期安全可靠的同时,其不仅大幅提升了产品馈线自动化能力,而且总拥有成本优化了12%。“在施耐德电气软硬件一体化的智能化产品中,我们是用最小的数据采集量来实现最完整的数据分析结果,从而助力客户最丰富的控制场景。”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3施耐德电气创新峰会”上,施耐德电气还同时推出了新一代中压智能真空断路器EvoPacT HVX,通过非侵入式数字原生设计,在传统断路器上搭载了配柜监测、真空灭弧室监测、机械特性监测、动态温升监测等一系列方案齐全、技术先进的智能解决方案,可让用户随时随地对设备的各项状态一目了然。“这款产品还支持更加简化的架构,便捷组网,轻松实现本地显示和远程通信功能。”薛毅讲道。

不难发现,无论是全新“ETAP”平台的推出,还是硬件设备的数字原生设计,施耐德电气不断提高电网弹性、提升能源端到端的效率,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和能源结构的转型。

而对于“ETAP”平台未来的扩展,薛毅表示,将因时因需不断拓展功能。“下一步,我们将结合北斗卫星、5G通信技术等来提升时空服务能力。这对数字原生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提升电网气象服务能力,基于GIS和气象模型对新能源发电厂出力的精准预测等,都将是我们下一步发力的领域,也是未来ETAP的核心功能之一。”(韩建新)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