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大幅降温,南方供暖设备销量大增

   2020-12-17 央视
83
核心提示:进入十二月中旬,强冷空气南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降温,局部地区降温甚至达到了10℃左右。随着冷空气的来袭,南方供

进入十二月中旬,强冷空气南下,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了大范围的降温,局部地区降温甚至达到了10℃左右。随着冷空气的来袭,南方供暖的话题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在南方很多城市,没有暖气的冬季非常难捱,因此,越来越多的南方居民渴望享受北方一样的采暖生活。

大幅降温,南方供暖设备销量大增

从2017年起,杭州燃气集团不仅负责杭州天然气的调配和输配,还开始为用户提供供暖设备安装的全套服务。每年进入十月份之后,采暖设备安装的咨询量就会激增。

家住杭州市拱墅区的戴阿姨是土生土长的浙江人,过去几十年家里一直没有暖气,今年冬天,考虑到80多岁的父母身体不好,她终于下定决心,花了16800元为父母80多平米的房间装上了供暖设备。

戴阿姨告诉我们,之前即使开空调,房间的最高温度也仅在18℃左右,而到了半夜,温度最低只有14、15℃,家里的老人睡觉需要盖两床被子,还要再通上电热毯。暖气开通之后,在家穿个羊毛衫就可以,戴爷爷也脱下了一整个冬天都没舍得脱的大衣,一家人在冬日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

日益增长的采暖需求,对当地的能源供给也提出了考验。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杭州供气量超过了6000万方,其中,增长部分大都来源于采暖所需的能耗。

 

 

除了能源供给,采暖所需的壁挂炉、暖气片等供暖设备的销售也一片火热。在一家企业的物流仓库里,400多件燃气壁挂炉和暖气片等货物正等待发货

短短一个月,这家公司的一个销售人员毕卫平就卖出去了三千台壁挂炉,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涨。

在距离杭州700多公里的武汉,一家销售采暖设备的门店里,几位顾客正在店里仔细进行挑选。采暖销售专员韩雪莹告诉记者,11月份到现在,销量估计比去年同期增长了50%。

在武汉的多个房地产项目,多数楼盘的外侧都装有壁挂炉,许多项目在建设之初就与壁挂炉销售公司合作,在新开发的楼盘内加装地暖或墙暖,而一些老小区改造过程中,也对管道进行了升级,为之后的可能规划的供暖项目提前做好准备。

不仅在武汉,在合肥、南京、苏州等多个城市,采暖设备的销售量都在持续增长,很多企业都瞄准了中国市场的机遇。

六盘水开启集中供暖模式,钢厂余热成重要热源

不管是一家一户的分布式,还是区域性的集中供暖,南方供暖的需求正在不断释放。在南方供暖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各地都在探索新路。贵州六盘水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煤炭资源富集区,煤炭储量超过380亿吨,同时也是我国“西电东送”的主要城市之一。守着丰富的煤炭和电力资源,当地冬季供暖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十一月份中旬,当地的一个小区刚刚通上暖气。业主杨璐当初在选择房产时,最看重的就是这个小区有集中供暖。

杨璐以前居住的小区并没有集中供暖的设备,每年一到冬天只能靠烧煤炉进行取暖。从十一月到次年三月,大约需要烧煤近两吨,每吨价格在1800元左右,一个采暖季下来需要花费近4千元。如今,小区集中供暖以后,每平方米供暖费是27元,按杨璐家110平方米的住房面积来算,每年的供暖费用不超过3千元。不仅大大节省了开支,生活还便利了很多。

六盘水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湿度大,近10年,最低气温达到了-6.5℃,-3℃至-6.5℃的天数就有将近50天。取暖问题已经成了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眼下,除了住宅,六盘水的一些公共设施也在接入集中供暖项目。

近几年,贵州省六盘水市不断加大对中心城区的居民小区、学校、医院等区域的集中供暖规模。供暖面积从2014年16万平方米左右,增加到2019年146万平方米。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供热面积是利用当地一家大型钢铁厂的余热作为供暖的热源。

作为钢铁生产企业,每天会24小时不间断生产,持续产生余热,这也为全市集中供暖提供了稳定的热源。截止到目前,六盘水市用于供暖的余热量仅占到整个钢铁厂余热产量的16%。高炉冲渣水的余热,既造成了能源的浪费,又对环境造成了热污染。利用余热供暖,可谓一举两得。

截止到目前,六盘水市热力公司已签约、正在建设中的供暖面积累计达到347.93万平方米。近几年,全市集中供暖面积正以每年80-100万方的速度不断增加,一些原本难以回收的过剩资源,如今也得到了循环利用。

目前,贵州六盘水供热居民小区达12个,共4258户;非居民供热单位共计29个。为了满足居民的供热需求,当地住建部门已经着手编制集中供暖规划。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对秦岭-淮河以南到长江沿线的133个城市进行了供暖市场的调查和评估。

通过实地调研,专家建议,南方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经济水平、居民区集中度、资源禀赋、经济结构等因素,因地制宜地探索尝试供暖模式。

【半小时观察】南方供暖:需因地制宜 切忌“一刀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在一些南方城市,居民对供暖的需求正在不断逐渐增加。眼下在南方很多城市,分布式、区域式、集中供暖等各种模式遍地开花。

供暖作为一种大规模、系统化的公共服务,涉及规划、建筑、能源、财政、技术等方方面面,这个民生工程背后,是一本巨大的成本账、环保账、能源账。

显然,南方供暖不可能简单复制北方集中供暖的模式,而且同样是南方,许多地方的冬季气候也不尽相同,人们对取暖方式也有着各自的偏好。我们希望南方地区能够因地制宜,通过科学规划,找到更适合、更环保的供暖方式,让大家都能在冬季里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