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全球能源转型正在全面深化

   2019-06-01 中国能源网
72
核心提示: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经济增长,能源的需求也随之急剧上升,传统的化石能源虽然满足了不断攀升的能源需求,但同时也给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口增长、经济增长,能源的需求也随之急剧上升,传统的化石能源虽然满足了不断攀升的能源需求,但同时也给全球的环境与气候带来了严重的问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两个替代”是有效的解决方式: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终端电力消费来替代终端化石能源消费。”在5月31日举行的第十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的平行论坛1——能源转型与新能源国际合作分论坛上,中国电建集团董事长晏志勇在致辞中掷地有声地表示道。

晏志勇

早在2014年,中国最高领导人提出“能源革命”的同时,“两个替代”即为能源转型指明了方向。晏志勇认为,要实现“两个替代”,大力发展新能源,特别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尤其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要特别地抓紧发展已经成熟的水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这是一个很大的路径选择。

能源转型全方位展开

事实上,近几年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尤其在中国的发展可谓十分迅猛。晏志勇介绍,从2015年开始,全球新增的发电装机中,可再生能源的新增装机就超过了化石能源新增发电装机。2017年,全球新增的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就占全球新增发电装机容易的57.4%。截至去年,全球水电装机已经达到11.75亿千瓦,风力发电装机达到了5.93亿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了4.95亿千瓦,可再生能源装机占全球电力组装机的三分之一。

中国电建海外投资公司承建的甘再水电站

而在中国,到2018年年底,中国电力装机容量(不计港澳台装机)总装机已经达到19亿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已经占到了38.4%。去年,国家新增的各类发电装机是1.24亿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增加了0.76亿万千瓦,占新增装机的61.5%,相当于全球去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的一半。

“我们切身地经历到全球已经由以化石能源为主导的传统能源体系,在向可再生能源为主导的绿色低碳能源体系转型。”晏志勇不无感慨的表示道。

世界风能协会副主席、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对此表示高度赞同,在他看来,能源转型的内涵与方向,一是在终端用能,电力所占的比例将越来越大;二是,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秦海岩

秦海岩从四个角度阐述了正在快速发展的能源转型。

一、政府角度,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制定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已经将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安全、改善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

二、企业角度,无论是传统的电力企业还是国际性的大油气公司,它们纷纷开始关注可再生能源,并采取措施进行战略方向的调整,将风电、光伏作为它们的重要投资方向。

三、城市角度,城市是能源消耗的主体,是负荷中心,目前全球有200多个城市宣布到2050年前后要实现百分之百的可再生能源。

四、用户角度,一些大企业宣布所有的用电都百分百来自可再生能源,谷歌、微软在2017年就实现了所有的用电都来自百分之百可再生能源。

国际合作警惕信用风险

尽管可再生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与转型的方向,但是,不应忽视当下可再生能源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晏志勇认为,要迫切加大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的研发力度,使得能量的转换效率进一步提高,使得建设成本、发电装备的制造成本进一步下降,这样才能真正实现G20峰会能源部长所提出的能源的可用性和可支付性,让全球的人们都能够以可承受的能力、可支付的能力去享受到电力带来的现代文明!

房秋晨

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则更多的从国际合作的角度考虑,他认为,新能源行业在能源转型、体制机制、商业模式、技术创新等方面要加大开展国际合作,进一步推动全球新能源行业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面对全球能源环境的新变化,也迫切需要各国政府以及各合作方加强合作,特别是各国政府、发电企业、电网企业以及用户各个方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开展能源供给的安全保障、技术开发与利用的关键领域合作。

2019年2月,“一带一路”重点工程项目——中国能建葛洲坝集团承建的老挝南涧水电站项移交

谈到国际合作,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王稳深有体会,他认为,当前全球信用风险形势有恶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对能源合作,尤其新能源合作带来强烈的冲击。

他提出了四个大的风险事件:一是中美贸易摩擦使得全球信用风险水平上升,对世界经济增长和全球金融市场会产生重大的负面影响;二是地缘政治风险加剧三是美联储加息改变资本流向,全球市场流动性趋紧,属权信用风险问题显现;四是全球商业竞争环境恶化,大买家破产风险水平持续上升。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