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攸关各国国计民生。能源安全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对国家繁荣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社会长治久安至关重要。作为世界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中国如何在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中发挥作用,如何在维护全球能源安全的同时解决好本国的能源安全,这些都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对能源发展改革高度重视,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鲜明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不仅为我国能源发展改革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充分显示了中国积极促进全球能源合作、保障全球能源安全的愿望。
当今世界,能源安全是各国国家安全的优先领域,抓住能源就抓住了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的“牛鼻子”。随着经济发展和能源结构的多元化,能源安全由原来的特指石油安全,扩展到天然气、电力等其他能源种类的安全,能源安全风险也由供应中断风险、价格波动风险扩展到投资风险、技术风险等。国情不同,能源安全保障的侧重点与风险点不同。比如,能源出口国比较关注能源需求安全,能源进口国则关注能源供应安全;有的国家能源经济风险突出,有的国家环境风险严重。应该说,能源安全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之一。无论是能源进口国与能源出口国,能源安全从来都是相对的、有成本的。所谓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或者是成本极高的,合作可以实现成本最小的能源安全。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各国能源供需相互关联、彼此影响,各国只有共同努力加强能源合作,才能更好保障本国的能源安全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眼下,世界能源形势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各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依然严峻。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强调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强调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尤其是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建设,将极大促进全球经济与能源合作,是中国为全球能源安全治理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推动“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是中国的倡议,也是各国的利益所在,有利于带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促进世界经济繁荣。
要看到的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源资源丰富,但能源资源开发水平相对较低,基础设施薄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能源合作具有潜力的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其中包括电力基础设施、油气及水基础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将带动当地原材料工业、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能创造劳动就业机会。二是加强与能源基础设施联通的技术标准、法律等领域的沟通,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做好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三是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将中国的制造能力与他国的技术与管理结合起来,带动多国共建“一带一路”,为第三国提供高水平、高性价比、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实现“三方共赢”。四是加强能源经贸领域的合作,畅通贸易通道,便利能源投资。五是加强技术培训,增强相关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六是共同探索适合不同国家的融资与工程建设及项目运行的模式,提高能源项目的收益和可持续性。
长期以来,我国形成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煤炭作为主要能源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也对生态环境产生较大影响。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关键在于优化能源结构。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能源结构逐步优化,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均居世界前列,能源输送网络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可再生能源保持强劲规模增长趋势。总的来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虽然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但改进幅度处于世界前列。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化转型处于刚起步阶段。随着能源结构的转变,我国能源安全风险也将有所演变。因此,在改善能源结构、降低煤炭占比的同时,必须要加大环境治理的投入,避免能源环境成本和经济安全成本同时达到最大。
进一步看,新技术革命和能源网络化使得能源安全维护进入到了新阶段,其风险点主要源于能源网络化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增长,电力稳定供应成为能源安全问题的重点,及早认识到这种影响对防范能源安全风险意义重大。电力安全由于影响面广且风险因素既有可能是属于传统安全范畴、也可能来自于非传统安全范畴,而且隐蔽性更强,因此,电力安全是能源安全中需要特别关注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在关注传统的能源安全风险的同时,要在电力安全和网络安全方面加强风险防范,通过技术创新,进一步提高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电力市场建设,进一步降低电力成本;通过构建灵活多样的电力供应系统,提高电网抗风险的能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