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陕西榆林推动高质量发展:产业转型 煤城变美

   2022-06-13 人民日报
74
核心提示:走进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只见管道纵横,塔罐林立。煤炭制成合成气后,通过装置高效加工,便可得到聚乙醇酸(PGA),这

走进国家能源集团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只见管道纵横,塔罐林立。“煤炭制成合成气后,通过装置高效加工,便可得到聚乙醇酸(PGA),这是一种可降解材料。”公司甲醇事业部PGA装置经理陶龙告诉记者,“我们即将建成5万吨/年PGA示范项目。聚乙醇酸可降解性强,在医用手术缝合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空间。”

这样的高技术、高效率、低排放项目,是能化企业在“双碳”目标下的创新升级,更是榆林在探寻低碳发展中的重点支撑之一。

支柱产业减碳增效,绿色引擎动力十足

榆林,因煤而兴,煤炭探明储量达1490亿吨,占全国煤炭储量的1/12。依托资源优势,当地经济快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因过度依赖资源粗放发展,结构性矛盾和发展不平衡问题也一度制约着榆林的发展质量。

去年8月,榆林市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兰州石化长庆乙烷制乙烯项目。“我们突破了传统乙烯生产能耗物耗高、乙烯收率低的瓶颈,乙烯收率可提高到80%,综合能耗降低到398.7千克标油/吨。”兰州石化榆林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马建华介绍,截至2021年底,该项目已实现乙烯产量26.16万吨,营业收入达到17.5亿元。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榆林提出“三转三补”发展思路,在能源开发、产业体系、发展动力上转换方向,以资源禀赋、政策资金和产业规模等优势补发展劣势。

榆林市发改委主任杨扬说:“榆林锚定‘双碳’目标,依托中科院、秦创原两大创新平台,加快创建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推动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

新能源“风光”无限,绿色能量源源不断

在榆横工业园区的远景西部产业基地,工人们正在抢抓工期,推进项目建设。“我们是一家风电和电化学储能的装备制造商,主要是看中榆林得天独厚的风电和光伏资源。”该项目负责人张恒介绍,榆林年有效风速小时数在6500小时以上,日照时数及辐射量均居全国前列。同时,榆林企业众多,电力消纳途径广泛。

“我们将致力于打造零碳产业园,并吸引风机、储能上游产业链落地榆林,形成以风电、储能等为核心的高端绿色能源装备产业集群。”张恒表示,目前,已有机舱罩、塔筒等多家风机上游产业链企业与基地达成进驻意向,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风电上下游产业企业落户榆林。

据国家电网榆林供电公司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底,榆林累计建成新能源装机1340万千瓦,其中风电731.5万千瓦、光伏发电608.5万千瓦,2021年累计发电207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

目前,榆林风电、光伏发电基地正在加紧建设,力争到2025年,全市风电装机达到1300万千瓦、光伏发电装机突破2400万千瓦。

治沙造林生态优美,绿色外衣光鲜亮丽

2021年12月30日,榆林市榆阳区在全市颁发首批3张林业碳票,监测期碳减排量5747吨,价值14万余元。“林业碳汇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购买林业碳票,可调动企业参与造林育林的积极性。”榆阳区林业局局长秦刚说。

截至去年底,榆林林木保存面积、林木覆盖率分别由新中国成立之初的60万亩和0.9%,增长到如今的2360万亩和36%,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治理。此外,按照小流域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要求,榆林通过治沟打坝拦泥沙、治坡修梯田等一系列有力举措,使境内的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遏制。

“‘双碳’目标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榆林将以创建国家级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为抓手,通过能源结构调整、产业低碳转型、低碳技术创新、生态碳汇能力提升等多项措施,进一步推动城市绿色转型,加快形成陕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榆林市委书记李春临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