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告别傻大黑粗,“能源中国”要怎么讲一个新故事?

   2020-06-29 国是直通车
49
核心提示:关于能源,中国正在告别傻大黑粗的老故事。2013到2018年,中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长率分别下降到2.2%和0.8%。数字背后

关于能源,中国正在告别傻大黑粗的老故事。

2013到2018年,中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年均增长率分别下降到2.2%和0.8%。

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地方政府从强调金山银山到学会守护绿水青山。

今天,中国新闻社和能源基金会联合举办“能源中国——中国未来五年:为后疫情时代的高质量增长注入清洁低碳能源”国是论坛,并宣布与能源基金会联合启动“能源中国”品牌项目。

未来,“能源中国”将怎么讲一个新故事?

中国新闻社总编辑王晓晖:

清洁化、低碳化是当前全球能源发展的主基调,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以来,坚持新的发展理念,正在由规模和速度型的高速增长向质量和效益提高的高质量发展转型。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如何加快向绿色低碳转型,实现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的转变,如何推进清洁低碳能源发展,不仅直接关系中国前途,也是海内外的共同关切。中新社将讲好中国绿色发展和低碳转型的故事,向世界展现转型的中国、合作的中国、未来的中国。

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

未来中国二氧化碳减排重在工业,在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应关注煤化工、煤制氢等。

李毅中称,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要防止盲目发展煤化工、煤制氢,要避免造成生态破坏、气候变暖等新的风险。

他建议,国家应对煤化工、煤制氢等排放二氧化碳制定标准规范并严格执行。

能源基金会首席执行官兼中国区总裁邹骥:

新冠肺炎疫情为“十四五”开篇带来了一个始料未及的新背景,造成的冲击会在“十四五”初年形成市场疲软的短期局面,但这又提供了一个化危为机的机遇,可在此形势下加速绿色低碳转型和相应的改革。

未来中国新的投资领域是在自然资本,其关键是要将自然资本的收益内部化,建立市场主体投资自然资本的持续激励。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

中国煤炭发电效率已有较大提升。1980年时中国每度电的耗煤量为400多克,但现在已达到308克的水平,在中国先进的煤电厂,耗煤只需270克。

中国要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这是一个全球的方向,也是中国的方向。发展可再生能源能有利于中国的能源安全、能源韧性、能源独立性的提高,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并作出积极贡献。

国务院参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仇保兴:

从小处落手,中国就可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老旧小区改造的对象,即本世纪以前的住宅,若把它算成屋顶,将有20亿平方米的屋顶,拿出一半来进行太阳能改造,每年就可以产生3个三峡的发电量。

中国在“十四五”规划期间应主动采取措施,降低城市建筑能耗、农村建筑能耗、城市交通能耗及长距离交通能耗等,由此中国未来的低碳发展的路径会越走越顺,可以创造出一个中国的低碳发展新模式。

中美绿色基金董事长、国家发改委原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

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会继续提升,但要有所节制,不能学美国、俄罗斯,应向日本和德国等能效水平高的国家看齐,不断提高节能水平,提高绿色低碳能源的比重。

中国需要进一步提高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比例,及其他非化石能源占比,要实行较大力度的电能替代,且是低碳电能替代。就此,中国可稳步降低石油和天然气对外依存度,提高中国能源安全保障水平。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张强: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散煤用量较大,散煤燃烧排放污染物约为电煤的10到20倍。以2015年为基准年,散煤燃烧对中国PM2.5浓度的贡献超过四分之一,如果不对散煤进行大规模清洁能源替代,到2030年散煤燃烧对中国PM2.5污染贡献将达到三分之一,甚至是一半的水平,这对环境影响非常大。

民用部门散煤的退出不仅是治理碳排放的问题,也关系到农村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村居民由于负担不起清洁能源,可能会使用秸秆、木柴代替,这可能造成健康损失。能源贫困也是贫困的一种。建议在未来五到十年中,应考虑怎么给贫困人群提供清洁并可以负担得起的能源,建议在消除贫困标准中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方面的指标。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总经济师郑朝晖:

发展清洁能源不应走回头路,更应在兼顾短期基础上着眼长远,夯实低碳绿色发展的新动能,打造更加多元灵活、高效的清洁能源体系,走一条与环境更加友好,能够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更大贡献的新的增长道路。

“十四五”规划期间是风电和太阳能行业进入平价时代的拐点,是风电等清洁能源走向主流能源的关键一步,新技术的应用,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以及政策环境的进一步的完善,将加快行业从过去粗放式向经济化转变,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从而从根本上确立清洁能源在中国未来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

实现低碳根本在于改变中国的能源结构,由现在的化石能源为主变成可再生能源为主。

他建议,后疫情时代,城市建筑要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农村要搞农村建设电气化。像农机电气化、新型蓄电池技术等,都是朝阳产业,中国多数处于并跑甚至领跑地位,对中国很有利。中国要利用好这个机会,通过能源革命,真正促进新能源领域全面的技术发展,对未来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李晓江:

过去15年中,新增城镇人口的50%左右并没有进入大城市,而是在县级单元中实现了城镇化和非农化,县级单元是城镇化的“半壁江山”。但对于如何在这一单元里做好绿色低碳的文章,专业机构和企业关注得相对较少。

中国是具有农耕文明传统和地域文化的国家,未来城镇化可能是欧洲模式而不是北美模式。农村、小城镇将是未来城镇化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领域。

汽车工程学会秘书长张进华:

农村地区使用新能源汽车经济性非常显著。农村用车单日出行半径以15到50公里为主,一般不超过200公里,目前市场上主流电动汽车续驶里程基本超过250公里,完全可以满足农村市场需要。在农村推广新能源汽车,对于农村交通工具升级换代、节能环保、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经济发展都很有意义。

可仿照2009年实施的“汽车下乡”计划,实施“新能源汽车下乡”专项行动,同时适当延长对农村用户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政策,鼓励农村居民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