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2022(首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发出5点倡议

   2022-08-16 中国能源网
97
核心提示:2022年初,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新阶段农村能

2022年初,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印发《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 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新阶段农村能源发展目标方向。为团结社会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和农村能源转型发展,8月11日在北京召开的2022(首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发出5点倡议。倡议书全文如下:

《奉献清洁能源 服务乡村振兴》倡议书

中国能源研究会全体会员单位、首届农村能源发展大会参会单位及全国能源系统:

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做出庄重承诺,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农村能源革命和乡村振兴的时代任务;2022年1月,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发布《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明确“新能源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培育壮大农村绿色能源产业”等具体要求。

在“双碳”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双重历史责任耦合背景下,推动农村能源低碳转型与高质量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需求刻不容缓,是新时代赋予能源工作者的重大历史使命!当前,我国农村能源消费总量不断增长、供应保障能力不断增强、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但农村的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偏大、自然资源的能源化利用程度偏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偏弱等问题仍然存在,农村能源转型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为凝聚全社会力量,加快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农村能源发展大会组委会发出如下倡议:

1.积极发挥能源产业优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把开发农村能源项目与实现农村产业振兴相结合,支持、参与脱贫地区布局建设能源重大工程,打造当地支柱产业,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开展多种形式的清洁能源乡村行动,以能源行业的资金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构建“新能源+产业”生态圈,融入农村、融入产业。

2.积极推动农村能源变革,助力乡村振兴发展。扎实开展农村能源双碳行动,结合当地自然资源打造县域特色低碳能源产业,构建多能互补低碳分布式能源网络,形成合理用能、节约用能的氛围,转变乡村用能方式,提升农村电气化水平,共同建设美丽新乡村。

3.积极携手各方力量,加快农村能源转型进程。联合有责任、有担当、有资源、有优势的企业和社会主体参与市场建设,开展能源服务,完善市场机制,培育产业模式,组织和发动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农村能源项目建设,支持农村能源转型发展。

4.积极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提供农村能源普遍服务。推动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等创新主体联合攻关农村能源发展共性问题。加快智能电网、高效安全储能、清洁能源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加快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发展和规模化应用,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程。积极探索以市场化运营为主、政府加强政策支持的新机制、新模式,构建市场化的农村能源普遍服务新体系。

5.积极创新体制机制,着力培育示范标杆。以支持参与创建低碳县先行试点为抓手,积极先行先试,探索、创新有利于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先行引路,专业支持,全面推进的工作格局。

同志们、朋友们,新一轮能源革命蓬勃兴起,现代能源体系逐步形成。我国农村地域广袤,能源资源丰富,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前景广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让我们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紧紧围绕“落实双碳战略、服务乡村振兴、发展绿色能源”主题,践行“两山”理论,履行社会责任,汇英才,聚智慧,齐心协力,共同担当,为加快农村能源清洁化发展进程,服务乡村振兴,如期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应有贡献。

 

 

(图:国网数字科技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继业代表大会组委会宣读倡议书)

2022农村能源发展大会组委会

2022年8月11日

官方链接:https://www.cers.org.cn/site/content/29214d65d86d33f43abaf8aee083dcbc.html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