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施耐德电气:推动能源与产业融合 助力轨道交通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2023-03-16 施耐德电气
73
核心提示:近日,2023中国国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大会于南京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融合、绿色、智能为主题,为轨道交通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

近日,2023中国国际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大会于南京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融合、绿色、智能”为主题,为轨道交通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企业搭建了理论研究和应用成果展示的交流平台。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数字化转型的专家施耐德电气受邀出席,并于“双碳战略下绿色轨道交通发展研讨会”上发表演讲,同与会嘉宾深入探讨轨道交通行业节能降碳新形势、新格局,以及创新技术和解决方案的应用。

施耐德电气行业市场经理卫翔宇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和服务性作用,也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国务院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强调实施“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这一行动,使“绿色低碳”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此背景下,轨道交通行业作为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引导承载绿色出行的骨干交通方式,加速其绿色低碳转型,成为了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

趋势所向,轨道交通与能源减排深度融合

近年来,在“绿色低碳”的趋势引领下,轨道交通行业不断深化能源与产业的融合,加速绿色转型步伐。去年8月发布的《城市轨道交通绿色城轨发展行动方案》,制定了六大绿色城轨发展行动和六项实施保障措施,为轨道交通行业绘制出了绿色发展的蓝图。今年,国家铁路局课题《铁路行业实现碳达峰目标的技术研究》提出,要以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指引,从牵引系统、房屋建筑的节能降碳入手,进一步开展铁路行业节能减碳技术措施研究。当前,如何进一步提升能效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用能结构转型,成为了轨道交通行业当前亟需攻克的重要课题。

作为可持续发展的践行者和赋能者,施耐德电气始终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同行,打造了包含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交付、绿色运维的端到端绿色供应链,并不断通过基于创新技术的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可持续发展。目前,施耐德电气已经为全国40余座城市、200余条线路的轨道交通建设,提供了积极的售前支持、高效的供应合作和专业的后期服务。

三层架构,助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随着城轨线网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城轨总能耗和碳排放总量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规划、设计、建设及运营等全生命周期各环节助力行业低碳发展,对践行“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施耐德电气依托基于EcoStruxureTM的三层架构与平台,从能源结构优化、绿色电力使用、能量回收、设备节能、管理节能和环保设备选择入手,为轨道交通行业的低碳可持续发展提供全方位助力。

在互联互通的产品层面,施耐德电气能够为轨道交通行业提供包含断路器和开关柜等在内的系列智能化设备,助力行业实现智能化管理。其中,以空气断路器为代表的绿色设计产品,通过资源循环型设计,可再生利用率达75%以上,能够在延长产品使用寿命的同时,帮助用户降低55%能耗。此外,施耐德电气在环保中压开关设备中,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干燥空气替代具有严重温室效应的六氟化硫(SF6)作为绝缘气体的解决方案,是助力行业迈向清洁高效、低碳化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边缘控制层面,施耐德电气系列应用与软件能够与产品设备有效配合,并实现对设备运行状况的预测判断,快速判断并定位现场故障断。例如,POI站控专家能够按照标准智能配电结构设计,快速生成标准智能配电工程,帮助用户提升项目部署效率。在应用分析与服务方面,施耐德电气系列数字化软件能够为用户提供方案建议及操作指导,帮助用户迈向无人值守运维,尽享数字化和智能化体验。

施耐德电气行业市场经理卫翔宇表示:“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积极探索轨道交通行业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路径,对于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将始终秉持使命,持续深耕轨道交通行业,不断通过创新的产品和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推动能源与轨交行业深度融合,助力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