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河南省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降至67%

   2020-12-31 河南省发改委
60
核心提示:12月29日,河南省能源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

12月29日,河南省能源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发展改革工作会议、能源工作会议部署,总结过去一年能源工作及“十三五”能源发展成就,分析当前能源发展形势,安排2021年能源重点工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何雄出席会议并讲话,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省能源局局长高义作工作报告。

会议认为,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能源战线始终坚持紧紧围绕国家和我省关于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锚定方向,砥砺奋进,为“十三五”能源规划收官交出了满意答卷。“十三五”以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装机年均增速达到7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0个百分点,初步测算,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比重接近30%,全省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降至67%,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明显缩小;青豫直流特高压输电工程建成投产,鄂安沧输气管道濮阳支线投产送气,管道天然气通达全部省辖市城区和98个县(市);光伏扶贫项目覆盖全省110个县(市、区)、40.6万户贫困群众,扶贫电站规模和带贫人口总数均列全国第一;贫困地区10千伏电网整体供电能力翻番,实现所有贫困村通动力电、所有平原地区存量农村机井通电,为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支撑,全省能源高质量发展向前迈出了新的一大步。

会议强调,做好2021年能源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省委十届十二次全会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以能源安全新战略作为能源工作的基本遵循,坚持节能优先、内源优化、外引多元、创新引领,统筹能源清洁低碳发展和安全可靠供应,着力提升能源保障能力,着力推进能源结构升级优化,着力谋划推动新型项目建设,着力深化能源领域改革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能源保障,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会议要求,2021年能源工作要重点抓好“五个统筹”,扎实推进相关重点工作:

一是外部引入和省内供应相统筹,全力保障能源充足有效供应。

把保障能源安全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到能源发展各领域和全过程,拓展能源保障途径,维护能源重要基础设施安全,保持能源充足稳定供应。

二是传统能源转型升级和大力发展新能源相统筹,着力优化能源结构。

把绿色低碳作为能源发展的前提条件,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着力提升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水平,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开发新型能源,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三是着眼长远和立足当前相统筹,持续强化能源基础能力。

把基础能力建设作为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按照突出重点、补齐短板、强化弱项原则,加快推进外电入豫、外气入豫等清洁能源输送通道建设,持续优化能源输配网络,加快调峰储备能力建设,全面提升省内能源综合保障水平。

四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相统筹,加快构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

把节能优先作为能源利用重要方针,以能源低碳化为方向,以市场化配置为突破,控制能源和煤炭消费总量,持续降低能源消耗强度,用最少的资源消耗支撑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从源头减少二氧化碳和污染物排放总量。

五是破除体制障碍和化解技术瓶颈相统筹,扎实推进能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把大力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作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加速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和新技术应用,促进多能互补、耦合联供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破解能源发展瓶颈约束,为能源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势能。

省有关单位,各省辖市及省直管试点县(市)发展改革委(能源局),中央能源企业在豫分支机构,省大型能源企业,有关能源咨询、设计、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