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ESG全球领导者峰会于2022年6月28至30日于线上举行,本次峰会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新浪财经和中信出版集团联合举办,峰会主题为“共促全球ESG发展,构建可持续未来”。
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在“中国企业提升ESG竞争力的创新实践”环节发表主旨演讲。
王玉锁表示,新奥积极参与ESG的理念的践行,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感觉到,ESG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
因此,王玉锁建议,利用创新的减碳机制推动ESG的发展。这个机制就是用低碳消费拉动低碳生产,推动低碳能源的发展。具体的讲,就是基于碳权利人人平等,用碳票的方式把碳排放权公平地分配给个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采用“货币+碳票”的方式支付。这样一来,企业生产的产品越低碳,越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就使得企业的节能减碳行为可以从成本变成利润,从被动变为主动。
王玉锁称,这个机制对推行ESG的发展将一举两得:
一是利用市场的力量、大众的参与,使企业主动减碳,真正解决ESG的“E”的问题。
二是通过高碳耗的群体向低碳耗的群体购买碳票,解决发展不均衡,实现共同富裕。这样就解决了ESG的“S”、也就是企业实现社会价值的问题。
同时,因为有了这套机制的拉动,整个社会就会形成减碳的大氛围和大趋势,为经济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王玉锁指出,构建这样一套新的减碳机制,需要三个方面的支撑:
一是碳计划,就是以碳票的方式,把碳排放权利公平地分配给个人,这就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了。
二是碳足迹,要全过程地记录,数智技术、特别是物联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可能,新奥已经打通了这方面的模式。
三是碳交易,不是只针对机构的,而是人人可以参与的,就像网络购物一样方便。
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大家好!
很高兴参加本次ESG论坛。我们都知道,ESG的理念是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这个理念很好地体现了企业公民的社会价值。新奥作为一家以清洁能源为主的企业,理应有所作为,做出表率。
首先,我们投资研发低碳能源的前沿技术,解决减碳过程当中的技术瓶颈问题。20年来,新奥投入了超百亿元,研发低碳、零碳以及固碳技术,我们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把高碳的煤,变成低碳的天然气,并利用深层地热技术把产生的二氧化碳打入地下,在驱热的同时把二氧化碳固化在地下。第二阶段,是以零碳特征的聚变能源技术,我们已经建成了第一个物理装置,并已经有了三年的实验数据。
二是创新能源的消费模式,提供“能碳一体化”的低碳用能解决方案。新奥基于系统能效理论,推出了泛能模式。首先是能量的全价值链开发、梯级利用,真正实现能量的吃干榨尽。第二是因地制宜,清洁能源优先。我们自主研发的中小型微燃气轮机,可以实现气体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互为补充,形成供储一体、多能互补的能源消费模式,既清洁又稳定。这方面我们已经在全国200多个园区、5000多家企业做了示范,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同时,利用泛能模式的数智化平台,还能够实现碳足迹的数智化留痕,这就为企业的碳评估和政府监管提供了依据,并能够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
三是积极践行ESG的理念,持续推进绿色转型。我们规划了碳减排的行动路线,对甲烷气的泄露进行严格管理,同时鼓励我们的成员企业参与地方的绿化种树。通过这些行动,新奥能源、新奥股份(19.180, 0.26, 1.37%)得到了ESG评级机构的认可。
总的来说,新奥积极参与ESG的理念的践行。在多年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感觉到,ESG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需要形成良好的发展氛围。因此,我有一个建议,就是利用创新的减碳机制推动ESG的发展。
这个机制就是用低碳消费拉动低碳生产,推动低碳能源的发展。具体的讲,就是基于碳权利人人平等,用碳票的方式把碳排放权公平地分配给个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采用“货币+碳票”的方式支付。这样一来,企业生产的产品越低碳,越能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就使得企业的节能减碳行为可以从成本变成利润,从被动变为主动。
这个机制对推行ESG的发展将一举两得:
一是利用市场的力量、大众的参与,使企业主动减碳,真正解决ESG的“E”的问题。
二是通过高碳耗的群体向低碳耗的群体购买碳票,解决发展不均衡,实现共同富裕。这样就解决了ESG的“S”、也就是企业实现社会价值的问题。
同时,因为有了这套机制的拉动,整个社会就会形成减碳的大氛围和大趋势,为经济发展打开新的空间。
构建这样一套新的减碳机制,需要三个方面的支撑:
一是碳计划,就是以碳票的方式,把碳排放权利公平地分配给个人,这就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了。
二是碳足迹,要全过程地记录,数智技术、特别是物联的发展为此提供了可能,新奥已经打通了这方面的模式。
三是碳交易,不是只针对机构的,而是人人可以参与的,就像网络购物一样方便。
ESG本质上是维护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新奥将继续的践行ESG理念,为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最后,祝贺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