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朱挺:向更高速度挺进

   2019-05-24 科技日报
30
核心提示:我和我的祖国 “我要去现场调试新设备,回家会很晚,给我留饭……”5月22日见到朱挺时,他正给家里打电话留

我和我的祖国

“我要去现场调试新设备,回家会很晚,给我留饭……”5月22日见到朱挺时,他正给家里打电话留言。

42岁的朱挺,面容清瘦,言语干脆,说话间脸上总挂着微笑,目前担任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机辆技术研究室(简称上海局科研所机辆室)主任。20年来,朱挺不断向“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技术”这一世界难题发起挑战,研发的设备不仅质量完胜进口设备,且成本仅为进口设备的1/3。

1999年8月,25岁的朱挺从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系毕业,加入上海局科研所机辆室,随即把目光瞄向“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技术”这一世界难题。当时,仅德国、意大利、日本拥有这项技术。

朱挺从零起步,大胆采用与国外完全逆向的设计思路,经历无数次痛苦煎熬,终于在2005年成功研制出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系统,并被誉为“朱挺设备”,一举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那一年,朱挺年仅31岁。

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朱挺没有止步。“升级版”检测系统、适应时速80公里轨道车、时速120公里专用检测车、时速160公里客车车体“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等设备相继问世,填补了国内空白,被科学技术部等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

伴随中国铁路速度升级,“朱挺设备”也在向高速挺进。

2010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科研项目“最高试验时速400公里高速检测车列车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制”进入最后攻坚阶段。朱挺负责其中接触网几何参数及磨耗检测模块的设备研发。

“高速铁路的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系统,与之前产品有着脱胎换骨的变化——在高速情况下开展检测,设备安装必须绝对可靠,检测对象是没有磨耗的新线。”新接触网反光面极小、列车过道岔时目标物难以辨认等等,这些技术难题被朱挺一一破解。

2011年3月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京沪高铁联调联试现场。朱挺团队研制的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装置,被放在中国当时最高水平的检测车CRH380A-001车顶,与国外同类技术装置同台测试。显示屏显示出的最终测试结果为:中国检测设备各项参数稳定性更好,功能更为齐全,各项检测精度更高,甚至安装也更稳固、牢靠。

这个结果让在场的外国专家十分吃惊,因为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技术,德国、意大利等是世界上最强的,而中国人居然悄无声息地走到了世界前列。不久后,连高铁技术走在世界前列的法国都派出专家组来上海洽商引进“朱挺设备”。

2014年6月,朱挺主持完成的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接触网安全状态检测监测系统”等课题,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安装在既有运营车辆上的特殊要求,研究设计新的技术方案,首次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设备运营状态下的在线检测,顺利通过科技部的成果验收。

除“非接触式接触网检测技术”,朱挺带领团队不断“触类旁通”,把掌握的智能机器视觉理论和取得的专用技术拓展到工务轨道、电务轨旁、驼峰溜放检测等其他领域。研制的工务、电务基础设施智能巡检系统,成功取代人工上道巡视作业,工作效率提高了近20倍,产生了数千万元的直接经济效益。

2018年,朱挺又收获新的科研硕果。这一年,国内第一辆时速160公里多专业综合巡检车问世,车上集高铁工、电、供基础设施检测监测装置于一体,18项功能中有14项由朱挺和他的团队研发而成。

从事铁路科研工作20年来,朱挺发表科研论文20多篇,取得各类发明、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由于科研攻关能力突出,朱挺连续荣获铁路青年科技拔尖人才、全国铁路学习型职工标兵、第四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荣誉,获茅以升铁道工程师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矫 阳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