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成都5个“双碳”典型案例上榜

   2023-09-04 成都商报电子版
62
核心提示: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近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9个双碳典型案例。在这张榜单中,成都有5个案例榜上有名,数量过半。自双碳目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近日,四川省发展改革委公布了9个“双碳”典型案例。在这张“榜单”中,成都有5个案例“榜上有名”,数量过半。

自“双碳”目标提出三年以来,成都聚焦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强化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狠抓工作落实,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形成了一批具有成都城市特点和首创精神的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成都绿色低碳的鲜明特质。

■中建滨湖设计总部“近零碳建筑”

中建滨湖设计总部为成都首个“近零碳建筑”,积极探索立体空间的“双碳”理念,建筑外立面采用宽玻璃幕墙,实现透光不透热;选取荧光制冷涂料作为隔热材料,实现太阳光下的荧光制冷;首创“光储直柔”技术,在大楼设置分布光伏板、地下室设置储能机房,探索新型建筑能源系统。2022年,该建筑能耗约40千瓦时/平方米,预计每年可节省用电186万度、年减碳量约1000吨。

■创新货币政策工具运用 助力绿色低碳企业发展

人民银行成都分行营管部创新再贴现货币政策工具运用,推出碳减排票据再贴现(“川碳快贴”)政策产品,通过“额度优先、办理优先、利率优惠”三项措施,引导金融机构运用央行再贴现资金加大对具有碳减排效应企业的融资支持。截至2023年4月末,累计办理业务3685笔、109.4亿元,贴现加权平均利率1.9%,支持59户企业实现碳减排87万吨。

■“一城千站”促进废旧物资循环利用、创新固废利用技术助力碳中和

四川银谷碳汇通过创新数字化回收技术,实现碳足迹核算;加快减碳新技术新材料研发,实现低值可回收物高值化利用;与四川大学共建“固废高值化利用联合实验室”,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学研融合。截至2023年5月,已开设近100家回收站点,累计处置回收再生资源1.85万吨,减碳量约7.5万吨。

■“点点”碳中和服务平台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自主研发了“点点”碳中和服务平台,制定了碳中和统一化标准流程,构建了碳排放自动计算模型,通过全流程在线碳中和服务,以更加高效便捷、更加经济实用、更加真实可证的方式实施碳中和,为促进全社会推广实施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截至2023年5月,已推动完成各类会议活动碳中和4142场次,实现碳中和量超20万吨。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积极发展林业碳汇

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通过募集生态公益资金、实施重大项目等措施,近6年完成营造林20余万亩,实现生态价值全面提升,核算发布生态系统生产总值,2020年全域生态价值达641亿元。建成全省首个会议碳中和林,捐赠4万吨林业碳汇助力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绿色低碳办赛。据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