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马永生:推动石油石化产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3-09-04 中国石化报
88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习近平总书记还多次就保障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论述,在胜利油田视察时明确要求“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把技术搞上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深刻领会“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大论断,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时的殷切嘱托,自觉扛稳“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核心职责,不断增强应对大变局的志气、骨气、底气,奋力在新的赶考路上书写更加优异的创新答卷。

一、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中国石化以此为指引,坚持“四个面向”,强化自主创新,努力加快产出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战略性科技创新成果,以更多“国之重器”更好服务“国之大者”。

以科技之手端牢能源饭碗。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能源自主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但受资源禀赋影响,我国油气供应短板突出,主力油田普遍进入高含水、高采出“双高”阶段,油气勘探开发对象向深层、深水、非常规演进,资源品质劣质化、作业环境复杂化挑战加大,亟待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向科技创新要资源、要储量、要产量。

中国石化坚持把端牢能源饭碗的战略基点放在科技创新上,攻关形成独具特色的油气勘探开发理论与技术,海相油气、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等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积极引领非常规油气技术创新进程,突破海相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有力支撑涪陵页岩气田的建设稳产,使我国成为北美以外首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国家,目前该气田日产气约2000万立方米,可满足约4000万户家庭每日用气需求。创新形成8000~9000米特深层勘探开发及工程关键技术,支撑了新疆塔里木盆地顺北油气田建设上产,目前9口井完钻井深超过珠峰高度,已落实4个亿吨级油气区带,西部大油区增储上产势头更加强劲。面对绿色低碳发展大势,打造形成国内领先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2022年8月,我国首个百万吨级CCUS项目建成投产,将齐鲁石化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输送至胜利油田注入地层封存并驱油,既降碳减排又驱油增产,一举多得。

党的二十大作出“加大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等重大部署。我们要集中精锐力量,加强协同攻关,加快建设陆上油气勘探开发原创技术策源地,全力攻坚石油天然气“卡脖子”技术,支撑打造更多油气资源接替阵地。

为石化产业跨越高质量发展门槛提供科技“撑杆”。石化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关乎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绿色低碳发展、民生福祉改善。经过数十年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石化大国,炼油、乙烯等产能稳居世界前列,炼油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但化工领域原始创新能力不足,原创独有、领跑全球的技术较少,一些关键技术、核心装备、工业软件尚未做到完全自主可控,成为制约石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

中国石化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掌握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炼油全流程技术、石油化工主体技术,有力推动我国石化产业跨越式发展。比如,长期以来,我国芳烃技术依赖进口,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突破芳烃技术,可以极大巩固“对二甲苯(PX)—化学纤维”产业链,以化纤替代棉花,缓解我国粮棉争地矛盾,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在长期技术积累基础上,中国石化芳烃成套技术于2013年成功实现工业应用,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中国石化承担的“高效环保芳烃成套技术开发及应用”项目获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2022年6月,国际领先的第三代芳烃技术首套装置建成投产,“衣被天下”有了更加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党的二十大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全面部署,强调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我们将加强炼油化工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攻关,产出更多“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加快推动石化科技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石化工业体系、建成石化强国发挥更大作用。

奋力攻占高端新材料这个竞争制高点。“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2012年以来,我国新材料产业蓬勃发展,形成了全球门类最齐全、规模第一的材料产业体系。与此同时,对照制造强国建设要求、人民群众消费升级需求,我国新材料产业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还处于从中低端产品自给自足向中高端产品自主研发、进口替代过渡的阶段,高端新材料供给不足,高端聚烯烃、高性能纤维、电子化学品等领域关键技术产品受制于人的局面依然存在,迫切需要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中国石化作为国内最大的合成材料供应商,近年来加大在高端新材料领域的创新投入,高性能纤维、特种橡胶与弹性体等研发能力不断提高,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原材料配套支撑。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的碳纤维,是材料皇冠上的一颗璀璨明珠。长期以来,发达国家对我国采取高端禁运、低端挤压的遏制政策,加快实现碳纤维自主可控极为迫切。中国石化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方面取得重大突破,2022年10月在上海建成投产国内首套48K大丝束碳纤维全国产化生产线,一举改变我国大丝束碳纤维全部依赖进口、长期供不应求局面,有力推动国产碳纤维产业跻身世界前列。

党的二十大对构建新材料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作出安排部署,强调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新材料技术壁垒强、培育周期长、研发风险高,是高端制造业的“命门”。我们将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顺应石油用途加快从燃料向原料转变的趋势,持续加强高端树脂、高端橡胶、高性能纤维、特种精细化学品等研发生产,积极破解大宗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等结构性矛盾,为建设制造强国贡献力量。

二、深入打造特色科技创新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多次作出重要部署。党的二十大再次对“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出明确要求。中国石化将进一步提升体系化创新能力,努力在新型举国体制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更大贡献。

构建“布局完善、梯次分明、内外联动”的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平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平台数量不断增加,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但面对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还存在研究领域重叠、创新资源分散、创新效能不高等问题,亟须抓好优化重组、提质增效工作。中国石化坚持以国家发展需求为导向,把克服分散、重复、低效问题作为调整优化科技创新平台的着力点,形成以26个国家级研发机构、8家直属研究院、2家海外研发中心为主体的研发平台,并聚焦能源化工领域开展差异化技术攻关,多年来向国内企业输出大量关键技术,为我国能源化工行业技术升级换代提供了基础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我们将优化现有实验室布局,全力融入国家创新网络,努力提升国家级研发机构、集团直属研究院、海外研发中心等运行效能,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深化与外部科研院所、创新企业合作,充分发挥平台的辐射力、带动力、整合力,以完善的科技体系筑牢自立自强根基。

完善具有企业特色的科技攻关组织模式。技术研发聚焦产业发展瓶颈和需求不够,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是制约我国创新效能提升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为解决“闭门搞科研”、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等问题,经过不断升级完善,中国石化构建了内部大兵团作战、外部大协作攻关的良好创新生态,有力提升了科技攻关效率。中国石化通过把科研、设计、装备制造、工程建设、生产和销售力量组织起来,无缝链接,合力攻坚,打通创新链产业链上的卡点瓶颈,以“破竹之势”推进成套技术工业应用。同时,中国石化发挥企业“出题人”作用,牵头或参与组建了若干创新联合体,与多家央企和民企集智创新,打造“小核心、大协同”创新生态,一批“卡脖子”问题得到解决。随着学科交叉融合加速发展、创新要素加速流动、科技竞争日益激烈,加快探索更具效能的科技攻关组织模式,是摆在我国科技界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将继续以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牵引,升级完善现有攻关组织模式,积极探索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新机制,加快打造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核心圈”,构筑技术和产业的“朋友圈”,形成带动广泛的“辐射圈”,大幅提升科技攻关体系化能力,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探索鼓励科技人员勇闯“无人区”的基础研究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总的看,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亟待加强,做跟踪型、验证型研究的多,对共性科学问题凝练不足,高质量基础研究平台仍然缺乏。中国石化认真落实国家《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2021~2030)》,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抓手,视基础研究人员为英雄,探索“选人不选项目”等机制,保持基础研究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延长对基础研究项目的考核周期,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努力营造鼓励探索、长期支持、宽容失败的创新环境,积极参与国际大科学计划、大科学装置建设,加快推进上海光源能源化工科学实验室建设,大力提升需求牵引、源头供给、资源配置、转化应用能力,努力在油气勘探开发基础理论、地球物理基础方法、催化科学、材料合成、绿色低碳、氢能等基础前沿领域争取原创性突破。

搭建“聚天下创新资源而用之”的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格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球科技竞争日趋激烈,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实施科技“脱钩”“断链”“阻流”,从战略、技术、人才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打压遏制。面对严峻挑战,中国石化坚持在依法合规、合作共赢的前提下推进开放创新,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目前近40个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正在运行。积极同世界主要创新国家加强交流合作,在国外成立研发中心,与国外大学联合成立资源地球物理研究院,广泛参与科技前沿领域探索。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合作,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系上更为牢固的科技纽带。我们将更加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精准选择合作领域,开辟多元化合作渠道,在开放合作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营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三、加快建设能源化工领域重要人才集聚中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教育、科技、人才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号召全党“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为我们更好推进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科学指引。中国石化把做好人才工作作为最紧迫的工作来抓,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广泛搭建引才聚才平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成为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团结奋斗的沃土。

大力实施“头雁工程”,建强战略领军人才方阵。进入新时代,我国科技人才结构持续优化、素质持续提升、队伍持续壮大,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但高精尖科技人才仍然缺乏,需要加快培养引进步伐。近年来,中国石化大力实施人才强企战略,强化高端人才领航,实施专项培养计划,形成了一支由两院院士、集团公司级专家组成的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战略人才支撑。我们将实行“一人一策”,把具有培养潜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放到大项目中磨砺淬炼,加快培养更多运筹帷幄的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同时,发挥创新高地“引力场”效应,在国际人才竞争中吸引和凝聚战略领军人才,形成来源丰富、结构合理的战略人才梯队。

大力实施“铸剑工程”,建强创新中坚人才方阵。青年科技英才是重大科技攻关的生力军,也是一流科技领军人才的后备军。必须深挖人才储备“蓄水池”,支持青年骨干挑大梁,造就一支梯次合理、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为建设科技强国孕育澎湃动能。近年来,中国石化坚持引育并重,科研设计人员2万余人,40岁以下占比接近50%,科研专家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创新实施“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青年科技人才海外储备计划,设立青年科技创新基金,加大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使用力度,为科技创新注入了更多青春力量。我们将持续完善精准滴灌、竞争择优的育才机制,搭建大显身手、施展才华的用才平台,构建开放包容、不拘一格的引才格局,加快铸就由千名科研专家、万名青年科技人才、百个科技创新团队组成的科技创新利剑。

大力实施“强基工程”,建强一线骨干人才方阵。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位居人才金字塔的塔基,是解决复杂工程问题、锻造“大国重器”、进行技术革新的主力军。长期以来,这部分人才的成长存在“天花板”,创新潜能并未充分释放。针对这一情况,中国石化大力实施“强基工程”,加快培育卓越工程师,锻造大国工匠、石化名匠,目前获中华技能大奖8人,拥有全国技术能手104人,达到工匠标准的高技能人才271人,有力支撑了公司高质量发展。我们将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浓厚氛围,畅通成长通道,开展实战实训,加快锻造大批爱党报国、敬业奉献、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工程难题的卓越工程师队伍和具有工匠精神、技艺高超、业绩突出的一线技能人才队伍。

今年是中国石化成立40周年。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科技创新挺起自立自强脊梁,继续书写攀登石油石化科技高峰新篇章。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增强国家科技软实力,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提高国际科技话语权,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石油石化 石油产业 油气资源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刘国勇与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领导座谈 河南鹤壁:积极争取城市油气长输管道等领域中央预算内投资
关注!延长石油聚丙烯YM产品获UL认证 “全球首套”交付!海上油田绿色开发技术再获突破!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