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河北唐山市的支柱产业,但一直以来也面临着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大、产品竞争力不足等问题。近年来,唐山市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坚持“降总量、优布局、提品质、延链条、治污染”并举,以推动环保绩效全面创A为抓手,引导钢铁行业增强创新能力、降低能耗水平,全面提升竞争力。
在临港靠海的首钢京唐公司,海水被源源不断抽送至热法膜法耦合海水淡化设备中,先利用钢铁厂余热,通过热法蒸馏海水获得淡水,副产品浓盐水再经过膜法进行二次提纯,也变为淡水。类似的循环场景还出现在公司的炼钢作业部,白灰窑尾气经过深度净化、变压吸附提浓、低温液化提纯等环节得到浓度超过99.8%的二氧化碳,气体随即被输送至转炉用于炼钢。吹炼过程中二氧化碳与铁水进行碳反应被还原为一氧化碳,又可继续作为能源被利用。“白灰窑尾气二氧化碳回收利用项目形成碳素流的小循环,开辟了二氧化碳规模化消纳利用的新路径,被纳入河北省第一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试点项目。”该公司能源与环境部部长陈恩军说。
首钢京唐公司从“山”(北京石景山)到“海”(河北曹妃甸),努力打造绿色钢铁“梦工厂”,以海水淡化为关键一环,发展循环经济,构建了全球首例“燃—热—电—水—盐”五效一体高效循环利用系统,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0万吨。“首钢京唐公司的绿色化不仅体现在内部的小循环上,还扩展到跨行业的大循环:转炉煤气经过生物发酵被制成乙醇和饲料蛋白;海水淡化剩下的浓海水用于制碱或晒盐;高炉炼铁的水渣被磨成粉作为水泥原料,在产业链条延伸中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陈恩军说。
首钢京唐公司的探索是唐山推动钢铁产业低碳绿色发展的一个案例。“钢铁业是唐山的支柱产业,绿色转型的过程并不容易,需要有壮士断腕的魄力,也是在阵痛中淬炼、重生的过程。”唐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杨富说。
唐山市委、市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激励、激发内生动力、推进技术革新等,推动钢铁企业由结构性去产能向系统化优产能转变,由传统的管控减排向工程治理减排转变。“比如,我们集中用半年时间,邀请专家对每家钢铁企业进行诊断,助力降本降耗增效。”唐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孟祥印举例。
碧海蓝天,涛声阵阵。在渤海之滨的河钢集团唐钢公司,炼钢的原料铁矿石从海上运来,在港口通过封闭的皮带通廊直接被传送入堆场,不仅避免了物料运输环节的污染泄漏,还节约了运输成本。日前,我国首卷应用直接还原铁生产的汽车用钢板在该公司下线,并已通过宝马公司材料认证。唐钢冷轧事业部产品研发中心技术专家李建英说,此次生产的汽车用钢采用的原料并非传统的铁矿石,而是河钢集团张宣高科科技有限公司120万吨氢冶金示范工程生产的直接还原铁,与通常以焦炭为能源的“炭冶金”相比,“氢冶金”可分别降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颗粒排放量70%、30%、70%、80%以上。
此外,唐山推动钢铁业从规模层面“降总量”,唐山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郎文昌介绍,“十三五”期间,唐山累计压减退出炼钢产能3937.8万吨、炼铁产能2635万吨,去炼钢产能量占河北省的48%;从规划层面“优布局”,在钢铁企业整合搬迁、兼并重组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了沿海、迁安、遵化(迁西)、滦州四大钢铁片区;从产品层面“提品质”,推动钢铁产业迈向中高端,打造了“高、中、普”金字塔形产品结构;从产业体系层面“延链条”,在建材、电力、化工、新能源等领域跨行业耦合发展,实现物料相互支撑、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协调联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从环保层面“创A级”,据统计,自从2020年首钢迁钢公司成为全国第一家全工序超低排放的长流程钢铁企业后,目前全唐山市23家长流程钢铁企业中已有11家被评为A级,3家短流程钢铁企业中已有2家被评为A级。
钢花依旧红胜火,钢城已是绿如蓝。作为渤海湾畔的百年工业重镇,今天的唐山市正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话语权的万亿元级钢铁产业集群,加快建设国家级钢铁清洁生产示范基地。“钢铁产业要想长远发展,还要继续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郎文昌说。(经济日报记者 王胜强)
(责任编辑: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