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 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氢能科技 沙蓬绿色种养产业模式 联源科技 超联科技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园区

一年等效植树18.8万棵!卡奥斯“能源管家”赋能美心集团年减碳942吨

   2022-03-29 5e
72
核心提示:优化两座空压站设备,一年内为美心集团节约120万度电,减排二氧化碳942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8.8万棵这组数据,在卡奥斯COSMOPlat

优化两座空压站设备,一年内为美心集团节约120万度电,减排二氧化碳942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8.8万棵……这组数据,在卡奥斯COSMOPlat智慧能源赋能下成为现实。

基于美心集团对空压站的转型需求,卡奥斯COSMOPlat以“0投资”、定制化设计为其打造了智慧能源空气压缩机托管方案。通过卡奥斯COSMOPlat全生命周期的优质服务,美心集团不仅实现节能降耗前提下的用能自由,更从整体上提升了能源数字化管理水平。

破题能耗困局,“能源管家”成最佳选择

压缩空气被称为除冷、热、电之外的第四大能源。从我国整体来看,压缩空气系统年耗电约为2000~2800亿度,有效能耗只占66%。大量数据表明,压缩空气系统普遍面临运行监控及时性弱、设备能耗管理粗放、运营服务效率不高和产业协同有待提升等痛点,能耗占化工、机械等工业企业耗电的10%~30%。

因此,压缩空气系统优化成为工业企业降本增效的必由之路。但以往通过购买设备实现节能降耗的商业模式,已难以满足企业对设备、终端等全生命周期的升级、维护需求,用户对空压机的选择也从价格、品牌战逐步转变到产品、服务之战。

美心集团作为以门业为主投资涵盖多产业领域的综合性企业,是空压机应用“大户”。其空压站用电量占全厂用电的12%,冲压机、钣金、总装机自动化线体等场景应用在节能降耗方面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亟需通过更高质、高效的设备升级提高整体的数字化能力。

为此,美心集团试图寻求一种从设备购买,到场地搭建,再到系统运维等均能实现精细化管理的模式,来解决空压机应用粗放、能耗大等问题。凭借智慧能源空气压缩机托管方案“出圈”的卡奥斯COSMOPlat成为美心集团的最佳选择,双方一拍即合,随即开启“智慧能源管家”在美心集团的赋能探索。

“0投资”“定制化”,打造节能降耗“顶配”

针对美心集团的现场条件和“气量波动大、点位压力需求多”的用气特点,卡奥斯COSMOPlat通过智慧能源生态圈,引入空压机厂家,为美心集团提供了定制化的空气压缩机托管方案,最大程度上满足企业用能自由。

在赋能中,卡奥斯COSMOPlat智慧能源从动力源头,到用能匹配、再到用能末端等不同场景切入,实现从单一设备、孤立节点到机机互联、人机交互的数字化、智能化系统建设。例如,依据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设备机型,并通过两座空压站的管网连通降低管网压力,优化供电电源,降低企业变压器负荷等。

更重要的是,在满足“硬件”需求基础上,卡奥斯COSMOPlat智慧能源为企业配备专业运维管理人员,满足企业在设备购买、设计规划、运维人才培养等方面的“0投资”,打造“节能顶配”。经卡奥斯COSMOPlat改造后,美心集团能效提升30%,一年节约用电约120万度,能源费用节省90万左右,约等于植树造林18.8万棵。

同样的节能降耗故事,还曾在湖北黄石的东贝压缩机有限公司上演。在卡奥斯COSMOPlat智慧能源支持下,东贝仅在压缩空气这一项能源成本上,每年就为企业节省180万,实现了从粗放到精细化管理的飞跃。而卡奥斯COSMOPlat也在压缩空气这一领域的探索中走深走实,让更多企业共享智慧能源、节能减碳、绿色可持续发展效益。

抢下“双碳”先手棋,锚定绿色生态未来

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不断推进,减碳革命早已深入各行各业。在“双碳”目标下,卡奥斯COSMOPlat智慧能源以低碳技术为驱动,不断为企业、园区提供“能源管家服务高端定制 全场景碳追溯可视化管理及交易”的双碳一体化解决方案,构建起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全要素的用户侧能源生态体系。

在海尔中德生态园,卡奥斯COSMOPlat依托智慧能源定制平台,助力海尔全国15个工业园区14种能源介质在能源转化、输配、消耗等全过程的信息化智能控制,打造出全球首个碳中和“灯塔基地”,建立起提升能效、清洁能源、净零排放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标准化模式。

在此基础上,卡奥斯COSMOPlat将中德园区“碳中和”经验复制到天津八里台,打造5G+智慧安全双碳园区,进行“源-网-荷-储”全方位能源管理。同时,卡奥斯COSMOPlat也将碳资产管理平台融合到园区建设中,让企业用能管理系统实现场景互联、数据互通的同时,逐步建立符合自身的碳资产管理架构,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推进能源生态转型,落地“双碳”目标需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未来,卡奥斯COSMOPlat将深入技术创新和场景探索,争做中国工业低碳技术拓荒者,不断探索提升能效、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为我国早日实现“碳中和、碳达峰”注入工业互联网持久动力。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文章,目的在于弘扬科技创新精神,传递更多科技创新信息,宣传国家科技政策,展示国家科技形象,参与国际科技舆论竞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在此我们谨向原作者和原媒体致以崇高敬意。如果您认为本网文章及图片侵犯了您的版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说明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网站地图  |   |  粤ICP备05102027号

粤公网安备 44040202001358号